染发的由来与故事_知识百科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09 属于: 知识百科

  •   染发起源于古埃及,当时是在植物当中提取染料,附着在头发的表皮。植物性染膏的染发效果不自然,颜色单一,一般是红色,但不会伤害身体。

      罗妇女为使头发变淡,把木灰、生石灰和纯碱混合在一起制成一种刺鼻的染剂。她们还喜欢用一种蚂蟥制成的头发增黑液,是把蚂蟥与酒和醋一起泡在陶罐中腐变60天制成的。在德国的魏斯巴登温泉,日尔曼人把氧化铝、赭石、朱砂与肥皂混在一起制成一种叫“撒瀑”的物质用来洗发,把头发染成红色。

      罗马帝国衰亡以后,美容秘方东传到君士坦丁堡。那里的土耳其妇女把一种树的果实研磨成细粉,然后与油揉合在一起再与白铅混合,制成一种增黑黏膏。

      在文艺复兴时期,为使头发脱色,妇女们使用一种硼砂和硝石的混合剂,或者使用白羽扁豆、荆豆、藏红花、明胶、毛蕊花、药与水一起熬成的液体。为拥有金黄色的头发,她们把头发铺展开涂上木灰和草药配成的膏体。贵妇们还常坐在太阳下,把头发晒成红铜色。

      15世纪,头发脱色的配方非常保密。那些配方中包括蜥蜴脂肪、燕子粪和骨灰,还使用藏红花、硫磺、明fán和蜂蜜。这些配方并不是都很安全。1562年,意大利莫德纳的马里纳洛博士曾写过一篇论文,提醒脱色剂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头皮会受到严重损伤,发根会被破坏,头发会脱落。”直到19世纪初,人们才发现了过氧化氢,并于1860年首次被拿破仑二世的情妇科拉`泊尔使用。

      1859年,伦敦皇家化工学院的一位德国教授威尔海姆`霍夫曼正在进行煤焦油提取物的研究,他的一名学生威廉`亨利`泊克试图合成奎宁,结果制成了一种黑泥膏。他并没有到此为止,而是用乙醇去稀释这黑泥膏,结果泥膏变成了紫色。这个发现致使用来染织物和头发的不退色染料的产生。我们今天使用的合成染发剂就是由此发展而来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1983年人类又研制出金属性染发膏,金属性染膏颜色较少,而且长时间使用会造成金属性色素沉淀,使头发变得干硬,难以处理,颜色中带金属光泽,视觉效果极其不自然。

      中国文献中较早记载染发的历史人物,是公元1世纪的王莽。他68岁时册立淑女史氏为皇后,当时他已“皓首白须”,但为了掩盖自己的老态,特把头发和胡须都染黑了,《汉书`王莽传》称他是:“欲外视自安,乃染其须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