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文的由来与故事_知识百科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09 属于: 知识百科

  •   路易`布莱尔1809年1月4日出生在法国一个贫苦的具匠家里,他3岁时玩弄小刀不慎失手,刺伤了一只眼睛,不久又感染另一只眼睛,以致双目失明。

      布莱尔的父母没有放弃对这个盲孩子的培养。父亲在木板上用钉子组成字母,教他认字,后又送他到村里的小学读书。布莱尔学习既刻苦又聪明,深受老师和校长的喜爱。

      1819年,布莱尔被送进巴黎皇家盲人学校。盲生的课本,用放大的凸版的普通字母印刷而成,又重又笨,摸起来很慢,书写更困难,而且课本的数量很少,大部分课程靠口授。布莱尔学习刻苦、成绩好、求知欲强,但没有可供阅读的书籍。他由此意识到,必须创造一种容易摸读和书写的盲文,才能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

      1821年,有一天学校校长请来退休海军军官查尔斯`巴比埃,给学生们讲授和示范一种“发音”法,或叫“夜间书写”法符号,它是一种用两行各6个凸点的符号来表示各种音标的方法,是专为夜间作战时传递命令和加强联络而创造的。年仅12岁的布莱尔听完这个报告后,激动地对巴比埃说:“以凸点代替线条的方法肯定可以创造新的盲文……”

      此后,布莱尔专心致志地研究这种盲文,1824年,刚满16周岁的布莱尔从人的体形受到启发。他想,每个人都有两个肩膀、两臂和两个膝盖,在这些部位上若各加上一个凸点,不就成了放大了的6个凸点了吗?多么有意思的6个点啊!经过一番精心安排,一套以不同方式排列、有规律可循的法语字母方案拟定出来了。6个凸点,加上空白,共有64个变化。

      1829年,布莱尔在原方案基础上加入了数学符号和音乐符号。他把这个方案首次向皇家盲人学校全体师生宣读,要求校领导予以审查和推广。1837年正式定稿。次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布莱尔盲文读物。

      布莱尔发明的6点制盲文,后来逐渐为世人承认。1887年,布莱尔的盲文被国际公认为正式盲文。为了纪念这位卓越的创造者,1895年,人们将他的姓――布莱尔,作为盲文的国际通用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