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正”一词的由来与故事_知识百科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09 属于: 知识百科

  •   “斧正”是删改修正的意思,是请人修改、评议文书画时所用的客气话。“斧正”一词原出于《庄子`徐无鬼》。这篇文章中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在古代,楚国国都郢有一个手艺极高的木匠,名石。有一次,有个郑国人鼻尖上有一点白泥灰,就像蝇翅那样薄,叫这个匠人用斧头把泥灰削去。匠人拿起斧头,高高举起,一下子挥过去,只听斧带风声削向那人的鼻子,鼻尖的泥灰被削得干干净净,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损伤,那人站着也没有受一点惊吓。

      后来,文人学士就以此引申到修改文章,把请高明人替自己修改诗文称为“斧正”。“斧正”这个典故是意味深长的,它告诉人们,作为作者应该虚怀若谷,别人对自己的诗文即使大刀阔斧地删削,只要删得比原稿好,也应该欢迎。另一方面,作为修改别人文章者,必须认真、负责,持慎重的态度,不要随便砍削,把人家的泥土和鼻子一起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