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腾的由来与故事_知识百科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09 属于: 知识百科

  •   图腾崇拜是人类原始社会最早的一种宗教信仰现象。人类先民相信每个民族都与某些动物、植物或生物有着亲属或其他特殊关系,此物即为该民族的图腾、崇拜物、标记。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凤、、鹿、鸟类、麒麟等动物都曾作为图腾崇拜物。

      原始人在自然崇拜中有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即对动物的崇拜。动物对人来说,既依赖,又畏惧,更多的是恐惧,因此把动物当神膜拜。

      当然,人们崇拜的动植物对象并不是某一具体的物体,而是全部,通常为特殊的动植物,与部落联系紧密,要么看做祖先,要么看做保护神,这就是图腾崇拜。图腾崇拜的出现,反映人类综合能力提高。

      图腾可以分为三大类:氏族图腾――为整个氏族共有,最重要;性图腾――为某一性别所共有;个人图腾――个人所独有,不为下一代所传承。

      中国的龙,具有图腾的基本特征,它是各民族共同崇奉的图腾神。在《说文解字》中解:“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大能小,能长能短,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渊。”传说炎帝黄帝汉高祖刘邦的诞生及其形貌,都与龙有关,是龙种、龙子。古越人也以为自己是龙种,故断发纹身,以像龙子。

      古代中国的图腾崇拜出现得比较早,在仰韶文化中期就出现了明显的图腾崇拜。如半坡人因为住在水边,以捕为生,于是他们把鱼神化为自己的图腾。在他们的生活器具上到处都有鱼形纹、人面鱼纹。

      图腾崇拜对人类后期的影响远远超过自然崇拜,对文化、艺术、社会生活等方面产生巨大作用。如南蛮人以为图腾,服饰上有狗的标记;古越人纹身断发,将图腾纹在身上;秦陵地宫的顶砖上关于人类的始祖――女娲伏羲的绘像是人首蛇尾、连体交尾,这也是受图腾崇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