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旦净丑的由来与故事_知识百科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09 属于: 知识百科

  •   戏曲角色名称的由来,历来众说纷纭。一个比较悠久而普遍的说法是:“生、旦、净、丑”是用“反喻”取名的。明代文学祝枝山不同意这种说法,他在《猬谈》中说:“生、净、旦、末等名,有谓反其事而称,又或托之唐庄宗,皆谬云也。生即男子,旦曰装旦色,净曰净儿,末曰末泥,孤乃官人,即其土音,何义理之有?”这就明明白白地否定了戏曲角色“反喻”的说法。

      那么,“生、旦、净、丑”的名称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生”:祝枝山说:“生即男子。”说得简单,却合情合理。先生、后生、儒生以及张生、李生等等。

      “旦”:为什么舞台上的女性要称“旦”?戏剧史家周贻白认为,“旦”字系由“姐”字演变而来。顺序是先有“姐”,由“姐”讹为“妲”(宋杂剧中有《老孤遣妲》、《双卖妲》、《褴哮店休妲》,“妲”皆“姐”之讹),再由“妲”简笔为“旦”(金元院本中有《旦判孤》、《酸孤旦》,原来的《老孤遣妲》成了《老孤遣旦》)。“姐”历来是对女性的称谓,而“旦”即“姐”之讹也即代表女子。

      “净”:元人柯丹丘认为“净”即“靓”之讹。他解释说:“傅粉墨献笑供诌者,粉白黛绿,古谓之靓装,今俗讹为净。”“净”用脸谱,确是粉白黛绿,符合“靓”的含义。

      “丑”:其实不用解释,无非是相对于“俊”来说的。人们不是常说“丑扮”、“俊扮”吗?“丑角”扮演的人物虽不全是坏人,但大都须在鼻梁上抹一块白粉,其形象毕竟是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