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话剧的由来与故事_知识百科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09 属于: 知识百科

  •   话剧是泊来的西方戏剧品种,较之源远流长的中国戏曲艺术,它则是后起之秀。

      中国人最早接触西方戏剧的是一些出使西洋的外交官。稍后,随着中国沿海口岸的对外开放,一些西方传教士和外国侨民涌入中国。上海成为他们主要的聚集地。1866年,侨民在上海建立了第一座西式剧院――兰心大剧院。

      1907年,一批留学日本的中国学生组织“春柳社”,在东京先后演出《茶花女》、《汤姆叔叔的小屋》等剧。同年,“春柳社”回国在上海演出,是为中国最早的话剧演出,自此话剧开始流行。这种戏剧采用写实手法,完全用口语,没有舞蹈,没有音乐伴奏,也没有歌唱,与中国传统戏剧完全不同,所以一开始就被称为“新剧”,后来义被称为“真新剧”、“白话剧”、“爱美剧”等。1928年4月,田汉在一次为欧阳予倩举行的聚会上,提出“新剧”的名称不合适,洪深当即建议改成“话剧”,以区别于戏曲和歌剧。这个建议受到与会者的赞同,话剧这个名称从此通行起来。话剧的发展史中,著名剧作家有老舍、郭沫若、曹禺等。

      另有一种说法: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西方戏剧涌人中国之时,中国传统的戏曲也经历着变革思潮的冲击,掀起一股戏曲改良的热潮,遂有了“时事新戏”,已融入了话剧的形式。1899年,上海圣约翰书院的中国学生编演了一出名为《官场丑史》的新戏,演出方式同传统经曲迥然不同,其中一些情节是从传统戏曲中化州过来,为后来以文人演剧活动奠定了基础。所以,人们把学生演时事新剧作为中国早期话剧的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