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的由来与故事_知识百科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09 属于: 知识百科

  •   “儒”这一名词的最早记载见于《论语`雍也》。孔子在这里告诫他最得意的学生子夏说:要当就当“君子儒”,千万不要当“小人儒”。由此可见,儒名之起源应远在孔子之前,因为到了孔子的时代,儒这一阶层已发生了相当大的分化,至少形成了“君子儒”与“小人儒”两极阵营。故而,我们可以断定,儒的出现一定是在孔子之前的某一个时候。

      在中国学术史上,最早探讨儒之起源的是汉代学者刘歆。据《汉书`艺文志》引其《别录》说,儒家者流,最早可能出于“司徒之官”,其功能是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其特征是游文于“六经(即《》、《书》、《礼》、《乐》、《易》《春秋》)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以道为高。”刘歆还说,“唐虞之隆,殷周之盛,儒学的功能,实已获得相当的成功。然而孔子之后,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后进循之,是以五经乖析,儒学渐衰,此辟儒之患。”这里,刘歆据《周礼》的记载,不仅分析了儒的起源,而且大体描述了孔子之后儒学演变的一般情况。就儒的起源来说,刘歆强调他们是由司徒之官演变而来,其功能是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这种说法当然并非毫无根据,《周礼`大宰》说:“以九两系邦国之民:一曰牧,以地得民;二曰长,以贵得民;三曰师,以贤得民;四曰儒,以道得民……”由此可见,儒之起源甚久,似乎与王官的产生、发展与演变也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