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由来与故事_知识百科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09 属于: 知识百科

  •   中医的由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来源于伏羲神农黄帝、歧伯、雷公等圣人,如《黄帝内经》。有人认为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巫师,以祖辈流传下来的药方和方法治病。还有人认为源于动物本能――利用自然物进行救护。

      中国历史上,夏代出现了天干纪日法。商代发展成干支记日法。甲骨文中已有象形心,及34种病症和病象如:病首、病骨、病软、病旋等及小病臣之职,并反应出砭法除病,按摩疗腹疾,艾灸治病等。

      周代发明了用圭表测影,以确定冬至和夏至。对热病、昏迷、浮肿、逆产、不孕等已有初步的认识。在《尚书》《周易》《经》等可见。《诗经》记载病名40种。治疗方面有食养、药疗、酒剂及针刺火灸,并对药材已开始研究。

      春秋时期,测定了一年四季的各个节气。在《左传》中也述及了部分病名如折肱、伤疾、狂咬病、孙叔敖突秃、陈豹望视、食道瘤等疾患。对毒药及药物副作用已有了解。治病时,食疗、药疗、针灸已逐步取代了巫师的祈祷、祭祀和咒禁,是中医诊断的开端。已有了初步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六气致病说、诊断治疗已不再求助于占卜、问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