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的由来与故事_知识百科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09 属于: 知识百科

  •   中国古代钱币萌芽于夏代,起源于殷商,发展于东周,统一于秦,历经了4000多年的漫长历史,创造了70多项世界之最。不仅如此,中国钱币系统之完整,门类之丰富,脉络之清晰,内涵之博大,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

      远在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天然海贝已从装饰用品演变为货币。楚庄王时期,成为财富的象征,当时的贝币以朋为计量单位,五枚贝用绳索串起为一系,二系相连为一朋。贝币的出现,是人类历史最早的货币。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钱币形制不同,大小不一,重量不等,主要有贝币、刀币、布币和圜钱流通于世,被后人称为“先秦四大货币体系”。

      由于币制的混乱给人们的经济交往带来不便。周景公的大臣单旗提出“子母相权”论,即大(母)钱与小(子)钱在重量上应该存在适当的比例关系,便于钱币的使用和兑换。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货币理论。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铸造发行首次在秦国内流通使用的方孔圆钱秦半两。秦半两的铸造,体现了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确定了中国长达数千年方孔圆钱的币制。汉武帝从元狩四年(前118年)始,专令上林三官铸造五铢钱。上林三官是由水衡都属下编属的均输、钟官、辨铜三官组成,这些机构组成了世界史上最早的国家造币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