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的由来与故事_知识百科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09 属于: 知识百科

  •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今存者为明代所修建,西起甘肃嘉峪关,东到辽宁丹东鸭绿江畔的山口,横亘甘肃、宁夏陕西山西、蒙古、河北、辽宁等地。沿线险要或交通要冲都设有关口,如山海关、居庸关、娘子关等,简称为长城。最初修筑长城的是战国时代的燕、赵等国,目的是为了防御北方异族的侵袭。

      秦始皇后来将这些断断续续的长城连接起来。据说当时动用了30万的兵士和数百万的人民与奴隶。不过,长城并不能达到完全防止异族入侵的效果。因为长城完成之后,北方异族依然常跨越长城,偷袭中国边境的村落,抢夺农作物或家畜。

      长城的建材系就地取材,各地颇不相同。汉代以泥和芦苇修筑长城。长城体积也各不相同,以居庸关一带来说,高约8.5米,下部宽8.5米,上部宽约5米。每隔70~100米有一堡寨(相当于城楼),高约12.3米,多数堡寨是一重的,要害之地则置两三重。

      长城东段经过山地或丘陵地,古称“堑山堙古”,“用险制塞”,起伏蜿蜒,形式雄伟;中段、西段都在干燥区域,人烟稀少,景色荒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