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的由来与故事_知识百科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09 属于: 知识百科

  •   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着《河伯献图》的神话故事,传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感动了河伯。河伯是黄河的水神,禹为治水踏遍山川、沼泽,忽一天看见河伯从黄河中走来,献出一块大青石,禹仔细一看,原来是治水用的地图。禹借助地图,因势利导,治水取得了成功。

      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以前,我国就诞生了地图。《汉书`郊毅志》中有:“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像九州”的记载。《左传》中有:“惜夏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像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意思是说,在夏朝极盛时期,远方的人把地貌、地物以及禽兽画成图,而九州的长官把图和一些金属当作礼品献给夏禹,禹收下“九牧之金”铸成鼎,并把远方人画的画铸在鼎上,以便百姓从这些图画中辨别各种事物。文中的“百物而为之备”,很明显说明是供牧人、旅行者使用的图。可惜,原物流传至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因战乱被毁而失传。

      据宋代思想家朱熹推断,后来的《山海经图》是从夏代九鼎图像演变而来的,也是一种原始地图。在《山海经图》的“五藏三经图”上,画着山、水、动物、植物、矿物等,而且注记着道路的方位,是较规范的地图形式。由此可以说,中国在夏代已经有了原始的地图。

      现存最古老的地图是公元前27世纪苏美尔人刻制的泥板地图,以及公元前25世纪巴比伦人刻于陶片上的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