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一词的由来与故事_知识百科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09 属于: 知识百科

  •   唐朝贾岛是著名的苦吟派人,一次,他骑着毛驴在长安朱雀大街上走。正是深秋时分,金风一吹,落叶飘飘,景色十分迷人。贾岛来了灵感,吟出一句“落叶满长安”。但一琢磨,这是下一句,还得有个上句才行。他一边骑驴往前走,一边苦思冥想,连对面来了鸣锣开道的官员,也不知觉。那官员叫刘栖楚,见贾岛见官不回避,非常生气。而这时贾岛忽然来了灵感,大叫一声:“秋风生渭水。”刘栖楚吓了一跳,以为他是个疯子,叫人把他抓了起来,关了一夜。贾岛虽然吃了不少苦头,却吟成了一首诗《忆江上吴处士》: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此处聚会夕,当时雷雨寒。兰猱桡未返,消息海云端。”

      贾岛吃了一回亏,还是不长记性。没过多久,他又一次骑驴闯了官道。他正琢磨着一句诗,那就是“僧推月下门”。可他又觉得“推”不太合适,不如“敲”好。嘴里就“推敲推敲”地念叨着。不知不觉地,就骑着驴闯进了大官韩愈的仪仗队里。

      韩愈比刘栖楚有涵养,他问贾岛为什么乱闯。贾岛就把自己作了一首诗,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韩愈听了,哈哈大笑,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万一门是关着的,推怎么能推开呢?再者去别人家,又是晚上,还是敲门有礼貌呀!”贾岛听了连连点头。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与韩愈交上了朋友。

      “推敲”从此也就成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