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笔吏的由来与故事_知识百科
“吏”这种任职在中国古代是世袭的,他们一般都不接受系统的儒家教育,而是接受技能教育。对于“吏”者,“从政”是一种工作,他们的职责是按照既定的规章和条例完成日常性、程序性的事务。“刀笔吏”一词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更详细一点则要追溯到青铜时代的一种器物――“削”。
在我国历史上,较早的正式书写都是写在竹或木制成的简上的。竹木简始于春秋时期,一直使用到4世纪才逐渐绝迹。由于简上的文字都是用毛笔蘸墨或漆汁书写的,所以一旦出现错误需要修改时,人们就使用一种被称为“削”的青铜利器削去一层后重写,叫做“刊”。这种青铜削又称作刀,一般长度为20厘米左右,非常便于携带。
古时的读书人及政客常常随身带着刀和笔,以便随时修改错误,刀笔并用,因此历代的文职官吏也被称作“刀笔吏”。唐代张祜作《从军行》诗一首:“少年金紫就光辉,直指边城虎翼飞。一卷旌收千骑虏,万全身出百重围。黄云断塞寻鹰去,白草连天射雁归。自首汉廷刀笔吏,丈夫功业本相依。”反映的就是这种情况。
后来发展到赞颂别人能写好:艾章时,也说成是“刀笔精通”。简用绳子编连起来,可以卷起,叫做“册”。如果文章改动的地方较多,就得抽掉几片竹简,叫做“删”。“删”字从刀,也离不了“削”;把文章送给别人看,自谦的话是请予“斧正”,意即修改的地方太多,一个一个地“削”太费事,不妨像用斧子一样一路大刀阔斧地砍过去。
相关阅读
- 青蛙和癞蛤蟆有什么不同?
- 我们在动物园看到了袋鼠,那么还有其他有“袋”动物吗?
- 在度假中吃到鸭子的时候,我就想:鸭子嘎嘎的叫声没有回声
- 奶奶在去墨西哥旅游的时候
- 牡蛎体内是怎样产生珍珠的?
- 为什么在海水中容易浮起来?
- 为什么海水是咸的?
- 海滩上的沙子是从哪里来的?
- 海拔高的地方,比如高山,是如何影响我们做饭的呢?
- 为什么将石子投入水中会激起一片涟漪?
- 为什么野葛会导致皮肤发痒?
- 为什么蛇没有腿也能滑行?
- 为什么给车辆加速的时候,车轮好像在倒转?
- 为什么在雨中开车的时候,雨滴会斜落在车上?
- 抬眼望去,秃鹰盘旋在原野的上空。为什么它们在动物的尸体周围盘旋呢?
- 利用北极星,你真的能够知道自己在哪里吗?
- 为什么夏季白天最长的一天不是最热的那天?
- 在学校做数学题的时候,我就在想:世界上最大的数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