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犬的由来与故事_知识百科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09 属于: 知识百科

  •   警犬一般使用狼,由于其嗅觉灵敏,对敌凶狠,成为警务、边防人员的得力帮手。在我国,狗的驯养很早就有了。开始主要用于守牧、狩猎、看家和食用。到了战国时代,人们才把狗用于战争。顾名思义,警犬即用来警戒的狗,对这种称谓的最早记载出自唐代杜佑的《通典》:“恐敌人夜间乘城而上,城中城外每30步悬大灯于城半腹,置警犬于城上,吠之处需加备脂油火炬。”

      警犬之名虽出现在唐代,但早在战国就已经有警犬了。战国时著名防御战专家墨子在《墨子`备穴》里就说:如果敌军开凿地道,以穴攻穴,把敌军消灭在地下。墨子主张在各地道穴中放置一只狗,用来报警,“穴垒中各一狗,狗吠即有人也”。这种狗就是警犬。

      宋代以后,警犬有名有实,成了必不可少的战具之一。《资治通鉴》载:“凡行军下营,四面设大铺,以犬守之。敌来则群吠,使营中有所警备。”明代《武备志》记有当时军中设置军犬警戒哨的情形。说驻军之地要“置一家,家养数犬,剔犬突窟于城壕之下,其犬盖以窟养犬,以壕为院落,一有风息,则犬以警人,人以kòu堡”。由此可知,古代的警犬是战争中担负警戒、巡逻任务的战犬,即现代的军犬。现在公安机关豢养的狗叫警犬,其主要作用是协助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