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月的由来与故事_知识百科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09 属于: 知识百科

  •   如果你注意日历的话,你会发现阴历上会频繁地出现闰月,这是为什么呢?

      气候由冷到热,再由热到冷变化的周期内,也就是一回归年。月亮圆缺变化12次,因此,阴历以12个月算一年,共354天或355天。例如丙申年(1956年)就是354天(6个大月,6个小月),戊戌年(1958年)是355天(7个大月,5个小月)。阴历一年是354天的时候,比回归年短11天多,一年是355天的时候,比回归年短10天多。这样三年不是就要短30多天吗?为了和气候冷热变化的周期相一致,就需要增添一个月,这个额外增加的月就叫闰月。有闰月的历年是383天或384天,如乙未年(1955年)就是384天(7个大月,6个小月),丁酉年(1957年)是385天(6个大月,7个小月)。有闰月的年也叫闰年,没有闰月的年叫平年。但是每三年增添一个闰月,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为阴历每三年比回归年短33天左右,而增添一个闰月只有29天或30天,仍短3天左右,为此,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采用了“19年7闰”的方法,就是每19年中,有7个闰月,这样19个阴历年和19个阳历年的日数就差不多了。只有2个小时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