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封的由来与故事_知识百科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09 属于: 知识百科

  •   由于信是人们传达感情和信息的工具,其隐密性是要人人遵守的,信封就起着保守秘密的作用。信封是怎么产生的呢?

      公元前10世纪,亚述人开始用粘土烧制陶器当信封,信纸也是粘土,将文字刻在粘土板上,封在陶器里,收信人只需打开陶罐,就能读到信了。

      公元11世纪时,诺夫哥罗德人把公文刻在白桦树皮上,把收信者及地址写在系于公文的树皮条上,把桦树皮书信卷成筒状后,由邮递员传送。但是,这种不加信封的书信只对目不识丁的人才能保密,因此很快也被淘汰。

      这时,中国的火漆技术经印度传入了欧洲,它很快成为欧洲各国保守通信秘密的法宝:人们把书信折成两层,再用火漆加封。欧洲各国因此长期采用这一方法。法国还形成一种习俗,用不同的漆色表明信的不同内容:红漆是官方文件,白色为婚嫁喜庆,棕色是赴宴请帖,而黑色则是丧事死讯。

      世界上最早的纸信封是英国发明的。1820年,英国商人布鲁尔在海滨度假时,发现很多女士喜欢写信,但又怕信中内容被他人偷看。他灵机一动,便趁机设计了一些纸袋,用来将信件装起来,而不被人看到。而且这之后,信封竟然为英国当局所承认,这批信封就成了世界上第一批纸质信封。1844年,伦敦出现了制造信封的机器,从此纸质信封作为一种新的邮政产品为全球采纳。

      我国最早的信封是在春秋时期出现的。春秋秦汉时,常见的书信称做“木牍”。木牍一般长一尺,所以也叫“尺牍”。这时所谓的信封是用木板制成的,呈鲤状,有一底一盖,裹在“尺牍”的外面。木板上刻有三道线槽,用绳子捆绕三圈,然后再穿过一个方孔缚住,在线槽或交叉处加以检木,封上粘土,上盖印章,作为信验,以防私拆。这种木制的封面就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信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