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事”的由来与故事_知识百科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09 属于: 知识百科

  •   中国现代史上,我们经常可以看见或听见“领事纠纷”、“领事谈判”之类的词。在字典里,领事是由一国政府派驻外国某一城市和地区的外交官员,主要任务是保护本国和它的侨民在该领事区的法律权利和经济利益,并管理侨民事务等。领事源于意大利。

      中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率先出现在意大利沿海一些城市,为了国与国或地区与地区之间更方便地进行商品交换,许多商人经常往来于中东、西班牙等地,其中一些人干脆定居在那里经商。这些人之间常常发生商务纠纷。为了解决纠纷,他们互相充当仲裁或调停人。开始,这种角色并不固定,后来则选举一个或几个专门的人充当专门的仲裁人,称做“商人仲裁领事”。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领事。

      十字军东征后,大批意大利工商业者随着征服者涌入中东,并建立起固定的商栈。出于管理本国的商务、保护本国商人的利益的需要,各国认为有必要由国家出面仲裁商务纠纷。于是,商人本国政府与商人经商的国家订立协议,由国家任命专门官吏承担原来“商人仲裁领事”的使命。

      12世纪末,意大利威尼斯共和国向耶路撒冷王国派驻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官方领事。此时的领事任务繁重,不仅负责商务、保护侨民特权和生命财产,而且还充当外交使节。资本主义在西方兴起后,领事的地位日益重要。但17世纪后,由于国与国之间常驻大使的出现和兴起,外籍商人失去外交豁免权,领事的职权逐渐缩小到最早的领事权限。

      19世纪后,国际贸易兴旺发达,西方各国普遍重视领事制度的价值,开始制订其驻外领事的有关法律。1825年,英国通过了领事法。至此,领事制度基本完善。近代外国派驻我国的领事由于拥有领事裁判权,致使其权限很大,成为帝国主义侵华的先头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