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枪的由来与故事_知识百科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09 属于: 知识百科

  •   在战场上,枪的射速是火力强弱的重要因素。开始,人们是从简化填装过程来提高射速的,但这一方法提速有其限度。后来,人们又采取增加枪管的办法。在15、16世纪,有些国家把数枝枪管联装在一起,有的排列一行,有的甚至平行排列数行,但这样的设计使武器势必变得复杂而笨重,不利于机动歼敌,更不利于士兵携带。

      最早实用的自动枪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有个名叫加特林的人,从装填机械化方面寻求提高射速的出路。他在多枪管的霰弹枪的基础上,利用手柄和鼓轮使枪管转动,鼓轮转动时传动机构完成打开枪机、装填、闭锁、待发和出发动作。制成的加特林机枪,紧张操作时每分钟可发射300―500发子弹。加特林机枪在自动武器的发展中起了一定的作用,它的出现,使自动枪所必需的机械构造有了模式。

      同样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还出现了一种“斯潘塞连发枪”。它是在枪托里开一个洞,直通弹膛,子弹从枪托洞里一个接一个装进去,靠弹簧的力量向前送弹。这种连发方式虽然也是靠手动操作,但连续供弹的原理却给人以很好的启示。这种连发枪得到了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的高度评价,指令陆军部、海军部于1861年6月和8月对斯潘塞连发枪进行了试验和评审,并于1862年12月31日正式装备北军,它的威力在战斗中发挥得很充分。这两种枪都推动了真正意义上的自动枪的出现。

      英国工程师克沁利用了火药发火时气体使枪管后坐的能量,完成开锁、退壳、送弹、重新闭锁等一系列动作,于1883年设计了第一枝自动机枪,使枪的理论射速达到每分钟600发。在此基础上自动手枪、自动步枪、冲锋枪相继问世。20世纪以来自动枪获得了极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