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不理”的由来与故事_知识百科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09 属于: 知识百科

  •   “不理”包子是天津的三绝之首,味道极好。“天津狗不理”几乎成了天津传统小吃的代名词。

      “狗不理”的名字也起得怪,和那些富丽堂皇的名字相比,似乎是故意反其道而行之,这便叫人好奇。关于“狗不理”包子的名称来历有一个有趣故事。

      狗不理包子是由清末天津武清县的一位农民创制的。他大名叫高贵友,小名狗子。小时候家乡遭灾,逃到天津,在一家包子铺当学徒。后来他有了一点本钱就自己开了一扇门的包子铺,取名“德聚号”。

      狗子是一个有心人,他研究了天津好多家的包子,把它们的优点集中起来,把发面改为半发面,把硬馅改为水馅。这一改变非同小可,包子味道鲜美,而且价格便宜。食客相互称颂,顾客越来越多,多半是些苦力,他们见了他总是亲热地叫他狗子。由于生意越来越红火,狗子越来越忙,没有工夫像过去那样和穷哥们打招呼,老朋友便叫他“狗不理”。这狗子听后不但不生气,反而将包子铺改名“狗不理”了。

      现在天津“狗不理”包子成了在天津游客的必尝之品,没有吃过“狗不理”等于没有到天津一样。

      “狗不理”包子与众不同,用料精细,做法讲究,肉馅选取上等鲜肉,用小磨香油和特制的酱油作调料,用水拌馅,做出的包子馅大皮薄。褶花匀称,蒸时火候控制适当。“狗不理”包子当年也为贡品,袁世凯任北洋大臣时,曾将“狗不理”包子进贡给慈禧太后,当时许多外国使臣听到“狗不理”包子进贡慈禧太后,也纷纷专程到津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