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的由来与故事_知识百科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09 属于: 知识百科

  •   唐朝著名王维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表达了诗人在异地思念家乡亲友的真挚情感。诗中茱萸便是指中药“山茱萸”。

      关于“山茱萸”的来历,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战乱频繁。当时太行山一带地区属赵国,山上村民大都靠采药为生,但必须把采来的名贵中药向赵王进贡。有一天,一位村民来给赵王进贡药品“山茱萸”(在当时叫“山萸”),谁知赵王见了大怒说:“小小山民敢将此俗物当贡品,岂不小看了本王,退回去!”这时,一位姓朱的御医急忙走了过去,对赵王说:“山萸是种良药。这位村民听说大王有腰痛痼疾,才特意送来。”赵王却说:“寡人用不着什么山萸。”进贡的村民听后只好退出。朱御医见状忙追赶出来说:“请把山萸交给我吧,赵王也许终会用上它的。”村民将山萸送给了朱御医。三年后,山萸在朱御医家中长得十分茂盛。他采收、晾干,并保存起来,以备使用。有一天,赵王旧病复发,腰痛难忍,坐卧不起。朱御医见状,忙用山萸煎汤给赵王治疗。赵王服后,症状大减,三日后逐渐痊愈。赵王问朱御医:“你给我服的是什么药?”朱御医回答:“此药就是当年村民进贡的山萸。”

      赵王听后大喜,下令大种山萸。有一年,赵王的王妃得了崩漏症,赵王传旨,命朱御医配药救治。朱御医当即以山萸为主配制方药,治愈了王妃的病。赵王为表彰朱御医的功绩,就将山萸更名为“山朱萸”。后来,人们为了表明是一种草,又将“山朱萸”写成现在的“山茱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