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的由来与故事_知识百科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09 属于: 知识百科

  •   体操是一种徒手或借助器械进行各种身体操练的体育项目。“体操”一词源于古希腊语,其意为“裸体技艺”,因为他们当时都是赤身裸体进行操练的,后被欧美国家采用。我国则称为“体操”。它的含义和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不同。体操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当时体育场馆是文化活动的中心。人们聚集在这里不仅仅是为了进行体育运动,而且也是来了解艺术、音乐和哲学。

      体操在我国古代叫做徒手导引。导引的原意是“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就是指呼吸结合身体运动的体操,这是我国古代强身除病的一种养生方法。后来道家扩大了导引的概念,将各种养生方法都称之为导引了。

      我国在西周初年开始有了养生观念。殷末遗民箕子所写的《洪范》一书中,提到了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其中的寿命长、没有祸害和残病、终老在家里,都是和养生联系的。在西周的颂歌里,已有了“万寿无疆”“如南山之寿”等颂词。

      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部分篇章撰写于战国时期,书中说:“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譬犹渴而穿井,不亦晚乎!”作为一部医书,不仅提到预防的重要性,而且还提出许多预防的措施:“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终其天年。”“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此五久劳所病也。”这说明当时社会对养生科学已经有了相当正确的认识。

      《吕氏春秋`尽数篇》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天地万物都在运动,人体也需要运动。人体的外部运动能促进人体内部精、气的流动,从而增进健康。正是在这种生命在于运动的思想推动下,战国时期才有了专门研究养生的“导引之士”。他们通过研究和观察,模仿生物活动,创造了攀树、鸟伸翅的象形动作,以操练身体;并且有了“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于身”的散步消食健胃法。

      现代体操项目传入我国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