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的由来与故事_知识百科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09 属于: 知识百科

  •   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楚辞`招魂》中就有“蔽象棋,有六搏兮”的词句。说明在当时已经有了“象棋”这个名词,当然那时的象棋不是现在的象棋。王逸注《楚辞》云:“博,着也,行六棋,故曰六博。”在《史记》中也提到了六博。据《史记`苏秦列传》中记载:当时齐地的居民安居乐业,“斗,六博蹋鞠”。可见象棋在当时已经开始在民间广泛流行。那时的棋,大概是一方为六子,叫“六博”。另据《说苑》记载:雍门子周以琴见孟尝君,曾说“足下……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可见当时,在达官权贵和士大夫中,已经很流行下棋了。

      中国象棋又称“象戏”、“桔中戏”,由先秦时代的博戏演变而来。战国末期,盛行一种每方六枚棋子的“六博”象棋。唐代象棋有了一些变革,象棋只有“将、马、车、卒”四个兵种,棋盘和国际象棋一样,由黑白相间的64个方格组成。

      宋代,中国象棋基本定型,除因火药发明增加了炮以外,还增加了士、象。宋代《事林广记》中就记载着中国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象棋谱。比西方15世纪出现的最早的国际棋谱早200多年。这就对长期以来流行的“中国象棋起源于印度”的说法提出了异议。到了明代,将一方的“将”改为“帅”,便和现代中国象棋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