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将的由来与故事_知识百科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09 属于: 知识百科

  •   麻将牌又称竹城之战、方城之战。麻将牌产生于明末清初,起初在我国江、浙一带流行,19世纪20年代初被作为“巨额商品”向外输出,流入西方和日本。麻将牌是由明代的一种娱乐品――吊牌名称变化而来的。麻将牌最早的文字记载写为马将牌,可见麻将牌名称的来源与马吊牌的名称有联系。《清稗类钞》中记载:“麻雀牌是马吊牌一音之转。”麻、马二字同音,江浙一带的乡音称鸟为刁,刁读去音就是吊。于是,马吊就读了麻将,麻将牌由此得名。

      有关资料记载,在江苏太仓县曾有皇家的大粮仓,常年囤积稻谷,以供“南粮北调”。粮多自然雀患频生,每年因雀患而损失了不少粮食。管理粮仓的官吏为了奖励捕雀护粮者,便以竹制的筹牌记捕雀数目,凭此发放酬金,这就是太仓的“护粮牌”。这种筹牌上刻着各种符号和数字,既可观赏,又可游戏,也可作兑取奖金的凭证。这种护粮牌,其玩法、符号和称谓术语无不与捕雀有关。

      例如,“筒”的图案就是火药枪的横截面,“筒”即是枪筒,几筒则表示几支火药枪。“索”即“束”,是用细束绳串起来的雀鸟,所以“一索”的图案以鸟代表,几索就是几束鸟,奖金则是按鸟的多少计算的。“万”即是赏钱的单位,几万就是赏钱的数目。

      还有“东南西北”为风向,故称“风”,火药枪射鸟应考虑风向。“中、白、发”:“中”即射中之意,故为红色;“白”即白板,放空炮;“发”即发放赏金,领赏发财。

      麻将玩法的术语也无不与捕雀护粮有关。如“碰”即“砰”的枪声。又如成牌叫“糊”,“糊”“鹘”谐音,“鹘”是一种捕雀的鹰。除此还有“吃”“杠”等术语也与捕鸟有关。那么为何又叫“麻将”呢?在太仓地方方言叫“麻雀”为“麻将”,打麻雀自然也就叫成打麻将了。

      另有说法,麻将108张牌隐喻梁山108将,是元末明初一个崇拜水浒英雄的人发明的。麻将被胡适称为“国戏”,现在参加此项娱乐活动的人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