裤子的由来与故事_知识百科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09 属于: 知识百科

  •   当“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的时候,人们还根本不知道裤子为何物。上衣下裳已经将人的整个身体遮蔽得严严实实,即使稍后出现的衣裳相连的深衣,也是“短毋见肤”,因此穿不穿裤子实在无关紧要。战国以后,由于深衣的盛行,下身没有裤子总感不雅,于是便出现了最早的裤子――“挎(绔)”。刘熙在《释名`释衣服》中说:“哑,跨也,两股各跨别也。”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则说:“祷,胫衣也。”股与胫两字意思相同,都是指两腿而已,故段玉裁注曰:“今所谓套哑也,左右各一,分衣两胫。”这是一种用两只裤筒套在腿上,上端用绳子将其固定于腰间的套裤。后来这种只有两只裤管的“胫衣”逐渐演变成前后开裆的长裤。

      裤子作为胡服的一种服制形式,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由赵武灵王率先引进,用于军事装备。《事物原会》引《舆服杂事》:“赵武灵王有裤褶之服。”只是受地域的限制,未能在中原地区广为推行。魏晋北朝是我国古代服装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由于战乱的原因,北方少数民族同汉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扩大,上衣下裤的胡服样式对中原地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当时的男子常要征战疆场,穿裙着裳实在不便行动,于是长裤和靴子开始盛行。

      古代的裤子从无到有,大致经历了开裆的、合裆的和缚三个阶段,终于在魏晋南北朝时基本定型,此后,裤子的形制日益完善,成为继裙裳之后又一种下装样式,一直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