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排档”的由来与故事_知识百科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09 属于: 知识百科

  •   “排档”一词是从广东流传开的,是指大众简易就餐场所。而据考证,“排档”的叫法最早出现在宋朝。宋朝南迁之后,由于长期宋夏、宋金战争,导致南宋宫廷里日子并不好过,御膳房里连肉也不是每天都有的。这时,宫廷侍官们就自己掏腰包,请皇帝、贵族、大臣吃饭,一下子形成了风气。由于是轮流请客,排队当值,称为“排当”。

      刚开始时当然是自己掏腰包或找地方报销,但到宋理宗的时候,开始拿到中央和各级财政的金库报销了。当时广东经略使陈宗礼调任枢密院签事,看到这种“腐败”现象,十分不满。他说,下级请上级吃饭,无非两个目的,一是在报销时捞点儿油水吃差额,二是拉拢关系,所以应该禁止“排当”这种现象。但是报告递上去,没有什么结果。吃喝的人看没事,自然吃得更来啦,而且也开始不限于吃喝这种低层次的消费。

      后来,“排当”传入民间,成为简易、廉价、大众消费的形式。由于经常在街边摆有大量桌椅,同时广东人常称摊位为“档”或“档口”,就进而转变为“排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