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香糖的由来与故事_知识百科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09 属于: 知识百科

  •   墨西哥安纳将军,在1836年的贾森托战役中被俘,被美国山姆`毫斯顿将军释放回国后,不久他带着一种晒干了的人心果树胶到了美国纽约。人心果树生长在墨西哥丛林中,当地的印第安人喜欢把树胶放在嘴里咀嚼。在和安纳谈话时,美国泽西市的冒险家托斯`亚当斯发现了这位墨西哥人不时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块树胶放进嘴里嚼,并深深吸引着自己的儿子。

      一天下午,亚当斯在一家药店里看到店主卖给小女孩一块人们用来嚼咬的石蜡,此事使亚当斯想起安纳嚼咬的树胶和他儿子的兴趣,他问药店老板是否愿意出售一种更好的嚼咬物,老板表示同意。亚当斯回家后,随即和儿子霍拉肖在家中对安纳带来的树胶进行了加工。一两天后,亚当斯把这些圆球送到药店老板那出售,结果销路很好。接着亚当斯又买进一批树胶,租下厂房,从此开始了大批生产,并远销各地,得到人们的青睐。

      中国古代的“口香剂”,可说是口香糖的前身。据宋代《太平御览》引东汉应劭《汉宫仪》的记述,汉桓帝朝,侍中刁存因患口臭,“帝赐以舌香,令含之”。刁存目睹该药形体颇小,置于口中则辛辣刺舌,误以为自己犯了什么过错,所以皇上给以毒药“赐死”。为和家人诀别,他当时未敢把药物咽下,回到家中述说后,家人哀泣不已。邻居与一些友人闻之大感迷惑,经向刁存探询并察看其带回皇上所赐药物后,诸友人顿时大笑,指出皇上所赐乃香口之药,并且当场含咽,结果证明无害。

      古代用口香剂加工制成口香糖,最迟在唐代就已出现。《备急千金要方》的“七窍病”专卷内,提到对口臭症的治疗,宜“常服含香丸”。宋代《太平圣惠方》与《圣济总录》,是朝廷命令组织医家及学者编撰的大型医方书,收载了相当多的口香剂与口香糖丸。其中有一种“含香圆”,是采用鸡舌香、藿香、零陵香、甘松香、当归、桂心、木香、芎、香附子、肉豆蔻、槟榔、白芷、青桂香、丁香、麝香共15味药研为细末,加蜜炼制成如同楝子大小的糖圆,使用方法是“常含一圆,咽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