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的由来与故事_知识百科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09 属于: 知识百科

  •   厕所在中国古代称为“涸藩”或称“圊”、“轩”,还因农耕时代,农家厕所用茅草遮蔽,所以又称为“茅厕”。

      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81年的一天,晋景公在品尝新麦之后觉得腹胀,便去厕所,不慎跌进粪坑而死,他可能是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殉难于厕所的君主,由此暴露出先秦时宫厕的简陋。

      刘邦一次在群臣面前内急,为了节约时间开会,竟让一个文官把帽子递给他,他背过身去,一会儿,半帽子尿液就呈现在众人面前了。

      后世的皇帝们多半不再上厕所,而使用便壶来解决问题。《西京杂记》说,汉朝宫廷用玉制成“子”,以备皇上随时方便。相传西汉时“飞将军”李广射死卧虎,让人铸成虎形的铜质溺具,把小便解在里面,表示对猛虎的蔑视,这就是“虎子”得名的由来。到了唐朝皇帝坐廷时,因他们家先人中有叫“李虎”的,便将这大不敬的名词改叫“兽子”或“子”,再往后,俗称“马桶”和“尿盆”。

      古人称上厕所叫“如厕”,又叫“出恭”。《晋书`王敦传》:“石崇以奢系于物,厕上常有十余婢侍列,皆有容色,置甲煎粉沉香汁。有如厕者,皆易新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