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帝国的灭亡之谜_十万个为什么
古罗马帝国的灭亡之谜
历史就像一部很长的画卷,而历史上一个国家的诞生与消失、兴旺与衰落却往往就在弹指之间。古罗马帝国的出现是历史上的一个奇迹,然而它的毁灭又是历史上的一桩奇案。
罗马位于意大利中部的台伯河下游地区。这条河流在低山地区缓慢地流淌,在沼泽地带折向海岸线,是从亚平宁山区下来的人们想要到达大海的理想通道。
自公元前30年起,奥古斯都建立的罗马帝国在欧洲迅速崛起,至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大洲,达到全盛。然而,时隔不久,这个强大帝国又迅速衰落,很快就陷于分崩离析的亡国处境,谁能想到这样一个大帝国会一下子就灭亡了呢。
罗马帝国是没有经过缜密计划而发展起来的传奇式的国家。罗马民族在他们自己几乎没有觉察的情况下,进行了一次政治上的实验。这实验不能说是成功的,因为最后他们的帝国完全归于崩溃,而且这个帝国每个世纪里都要大幅度地变更自己的形态与方法形式。罗马帝国在100年间的变化,比孟加拉、美索不达米亚以及埃及等地在整整1000年之间发生的变化都更大。可以说,罗马帝国一直在变化着,从来没有过固定的形式。
罗马帝国到达它的晚期时,已是一片衰败的景象。英国历史学家吉本在他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中这样描述道:“罗马政府在敌人眼中一天比一天软弱,而对它自己的臣民来说,一天比一天更为凶恶、讨厌了。随着公众灾祸的增多,赋税日益加重……心术不正的富人把不平等的负担从自己身上转移到人民身上,富人用欺骗手段夺走有时还可以略为缓解他们灾难的一些特惠待遇,没收他们的财货,对他们进行严酷的拷打、征敛使得臣民宁可接受野蛮人的更为简单化的暴政统治、逃亡到森林或山区中去,或者宁愿去充当下贱的可以赚点钱的奴仆。过去人们所极力追求的罗马公民称号,他们现在只感到非常厌恶,纷纷放弃……”
罗马帝国的军事实力也随着罗马帝国的发展有了新的变化。军队的衰落约始于3世纪,军人追逐权力与财富,变为政权竞争的主力,不再把全部心思花在捍卫帝国的职守上。在此情形下,政权更多依赖军队,而不是普通公民。这样,由于武力的过多介入和非常的效用,篡夺皇帝宝座的事情经常发生。塞佛留皇帝在位以后,兵源常感不足,原来军队组成以罗马公民为主,配以来自文明地区的帝国居民,后来士兵渐成世袭。奥理略皇帝在位时,蛮族加入军队,3世纪后主要兵源依赖蛮族,很多家庭子弟不愿当兵,军力常感不足。这些变化都在慢慢改变罗马的军事基石。
关于古罗马帝国的发展直至毁灭,许多科学家给予了很多的关注,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对于古罗马灭亡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第一种:政治、经济和社会心理三方面的变化影响了古罗马的发展直至毁灭。对于这个问题李`拉夫在《世界文明史》中进行了全面地阐释。
首先,在政治上,元首制下缺乏明确的继承法,结果元首一去世,接着就是内战。帝国后期政治上最大的缺陷是没有使足够多的人参与政府活动,帝国的居民大多数是不参与政治的臣民,沉重的税收常常使他们对帝国心怀仇恨。
其次,在经济上,罗马最严重的经济问题是由奴隶制度和劳动力短缺所引起的。罗马城市主要依靠奴隶生产的剩余产品,但是奴隶承担的劳动过于繁重,以致无法通过繁衍后代来补充奴隶队伍,随着对外政府战争的结束,战俘奴隶的来源就断绝了,结果乡村生产的剩余产品越来越少。奴隶制度使罗马的奴隶主不关心发展生产技术。
最后,在社会心理方面,整个社会缺乏那种真正的公民理想。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不能依靠共和国时期的公民理想振奋人心,激活社会的活力,这主要是由于连年的战争和沉重的赋税负担造成的。地区之间的分歧、公共教育的缺乏以及社会的分层也进一步阻碍了任何统一的公益精神的形成。罗马帝国是伴随着人们的普遍冷漠而走向历史的尽头的。
第二?a href='/d/file/20201109/' target='_blank'>郑和庾逖车娜肭值贾铝吮就寥嗣裎难陆担钪盏贾卤就寥嗣裰卫砉业哪芰ο陆担敝凉易呦蛎鹜觥C拦己瞏霍普金斯大学教授邓尼`弗兰克,通过仔细研究许多拉丁文墓志铭,他发现这些墓志铭上的奴隶多是希腊人的姓名。因此,他断言,罗马和拉丁西部遇到希腊和东方奴隶的入侵——由于这些都是被释放的奴隶,所以他们都取得了罗马的公民权,罗马公民的成分发生了变化。通过对13900个墓志铭的研究,他推断罗马城中近90%罗马出生的居民是外族血统,曾经建立罗马帝国的罗马人现在让位于外来种族。正因如此,罗马从元首制过渡到君主制,这是专制主义的胜利,东方宗教的传播,拉丁文学的衰落,曾经建立帝国的人治理国家的天赋不断降低。
第三种:疟疾导致了一个强盛的国家走向了灭亡。英美考古学家最近从一处古罗马坟墓中发掘出来的小童骸骨中发现了曾遭疟疾感染的基因证据。他们据此认为,罗马帝国可能因疟疾猖獗而衰亡。这次发掘的古墓是位于意大利罗马以北112千米处的鲁那诺镇附近的一座婴儿坟墓,年代约为公元450年。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利用新科技研究这个古代疟疾个案。他们从这具3岁幼儿骸骨的腿骨中仔细分离出基因样本,发现它和另外一个感染疟原虫的样本很相似。研究人员表示,由于两次独立分析的结果完全一致,因此他们认为,该名3岁幼儿是因为感染疟原虫丧命的。
第四种:气候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1917年,埃尔沃斯`亨廷顿在《经济季刊》上发表《气候变化和农业衰落是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一文,对此作了很好的解释。他说,美国加利福尼亚地区有一种树龄达到3000多年甚至4000年的红杉树,这种红杉树有一个特点,就是每一年都长出一个年轮,根据年轮数可以推断树龄,而且这种树的年轮纹理之间的距离是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变化的。气候有利时,也就是降水量大的年份,年轮纹理间距比较大,反之则较小。所以根据红杉树的年轮纹理的间距可以推断出该地区降水量的历史。亨廷顿认为加利福尼亚地区的降水历史与罗马统治时期地中海地区的降水大体一致。基于红杉树的特点和两地降水历史大致相同的假设,亨廷顿认为,罗马帝国的衰亡是由于公元4~6世纪降水量不足而造成的。
第五种:导致罗马帝国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葡萄酒。原来,罗马帝国征服古希腊以后,就将希腊的葡萄品种连同酿造技术带到欧洲腹地,嗜好葡萄酒也成为罗马贵族元老院的时髦风尚。罗马人更喜欢饮用甜葡萄酒,于是便在酿造过程中添加氧化铝之类的增加“甜味”的物质。这种至罗马时代一直沿用了近300年的酿造方法,造成成千上万难以计数的罗马人铝中毒死亡,并引发了数次流行大瘟疫。当时并没有人意识到断送无数人生命的竟是这种加铝的甜葡萄酒,而当他们终于有所意识时,悲剧已经酿成。被希腊人誉之为果实之神和喜悦之神的葡萄酒,竟以恐怖的玫瑰色毁灭了强大的罗马帝国。
第六种:铅中毒把整个罗马国家带向了坟墓。急性铅中毒也曾发生在古罗马。因为铅在古罗马帝国中的身价远远高于现代,用它制作的器皿(如瓶、杯、壶)和含铅化妆品,是只有贵族阶层才能享用的。而当时的下层平民也并非与铅完全无缘,当时城市用于输送饮用水的水管就是用铅做成的。据考古学家发现,古罗马人的遗骸中含有大量的铅,这是因为一方面铅直接进入人体,另一方面,古罗马人的饮水中富含二氧化碳,它与铅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酸式碳酸铅,然后进入人体,与骨骼中的钙发生置换反应,并引起种种慢性疾病,如消化功能紊乱、腹肌痉挛、贫血、视力障碍、神经麻痹、精神错乱等。更重要的是古罗马的女性利用铅粉制成化妆品使用,铅能使女性的皮肤变得白皙细嫩,更为漂亮。于是,古罗马女性乐此不疲,长期使用铅来美白皮肤,使得铅蓄积在骨骼和软组织中,特别是脑中,导致人体生理功能下降,幼儿智能低下,行动异常。蓄积在罗马人体内的铅毒在下一代人中充分发挥了杀伤力。古罗马特洛伊贵族35名结婚的王公有半数不育。其余人虽能生育,但所生的孩子几乎个个都是低能儿和痴呆儿。难怪在公元1世纪时统治古罗马的诸君主都患有这样那样的慢性病和精神疾病,古罗马贵族的平均寿命还不到25岁!试想,这样的健康状况,怎能运筹帷幄、驰骋疆场、定国安邦呢?
综上所述,以上的六种原因看上去好像都可能导致古罗马的灭亡。但是究竟是哪种原因造成的,我们也不得而知,毕竟这段历史已经过去2000多年,我们也很难考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