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佛灯”是谁点燃的_十万个为什么
庐山“佛灯”是谁点燃的
山谷美丽的风光带给我们无尽的心灵享受,名山之一的庐山是中国从古至今被人称颂的地方,庐山佛光更是天下一绝。不仅在庐山,而且在峨眉山、青城都有佛灯或佛光这一奇景,它出现的时间不定,出现时犹如传说中的佛光现世,被尊崇佛教之人视为神圣之光。
在农历十五前后,站在庐山大天池西侧的文殊台上就可以看到“庐山文殊台佛灯”这一奇观。
待明月悬空,星辰映亮天空时,大天池山麓中黑色的山谷间飘浮着的薄雾中有时会突然涌现出数10点忽明忽暗的亮光。这些亮光时大时小,时聚时散,时明时灭,时东时西,宛若放起的无数彩灯在迷雾中闪烁。
清朝蒋超曾记下他亲眼目睹佛灯的景观:“乍见一二荧荧处……未几,如千朵莲花,照耀岩前,有从林出者,有从云出者,有由远渐近,冉冉而至者,殆不可数计。”
而关于庐山佛灯的形成,自古至今说法不一。
南宋诗人范成大在《青城行记》中记述:“夜有灯出四山,以千百数,谓之圣灯。圣灯所至,多有说者,不能坚决。或云古人所藏丹药之光,或谓草木之灵者有光,或又以谓龙神山鬼所作,其深信者,则以为仙圣之所设化也。”也有古人认为是庐山千年积雪凝结所致。
今人的解释也是各种各样:有的说是山下灯光的折射,有的说是萤火虫在山下飞舞而形成的,还有的说是山中蕴藏着能发出荧光的矿石。最普遍的是磷火说,即“鬼火”。他们认为是山中数千年来死去的动物骨骼中所含的磷质,或含磷地层释放出来的磷质,在空气中自燃所造成的。但有的研究者认为,磷火说的破绽也不少。一是磷火多贴近地面缓缓游动,不可能上升很高,更不会“高者天半”或“有从云出者”;二是磷火的光很弱,而庐山文殊台和青城山神灯亭的海拔都在千米以上,峨眉金顶更超过3000米,不可能看得那么清晰。
当过海军航空兵的郭宪玉认为佛灯是“天上的星星反射在云上的一种现象”。因为夜间无月亮时,若驾驶飞机在云上飞行,铺天盖地的云层就像一面镜子,从上向下看,不易看到云影,只看到云反射的无数星星。飞行员在这种情况下易产生“倒飞错觉”,就是感到天地不分,甚至感到是在头朝下飞行。由此他联想到在月明星灿的夜晚,若有云层飘浮在庐山大天池文殊台下,天上的星星反射在云上,就有可能出现佛灯现象了。由于半空中的云层高低不一,飘移不定,所以它反射的荧荧星光也不是固定的。也许在这个角度反射这一片,在那个角度就反射另外一片,从而造成佛灯闪烁离合、变化无穷的现象。然而,为什么在其他山区就不能见到这种云反射星光的现象呢?而且就是在庐山、峨眉山和青城山上,也只有特定地点才能一窥佛灯、神灯的风采,可见这种说法尚不足以定论。
也有人认为文殊台紧靠石门涧,石门涧是飞驰跌入谷底的瀑布。佛灯就是由于石门涧瀑布飞溅的水花洒在山谷的云雾中,增加了云雾的湿度,云雾中含的水分增多、密度扩大,在月亮和星光的辉映下产生了反射,因而呈现闪烁的亮光。另外,有人曾经发现庐山的一种菌类遇水发光,含水量越高它的亮度也越亮,因此这些人将佛灯现象归为生物现象;还有人说庐山出现佛灯的地方,正是由石英岩状砂岩组成的,并有小水晶和活动断层,在月光的照射下小水晶可以发出亮光,故而也有人将佛灯现象归为地理原因。
不过这些说法都没有科学的佐证,佛灯为何会出现还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