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熟练地使用标点符号怎么办_儿童知识小助手
13.不会熟练地使用标点符号怎么办
标点符号是标号和点号的合称。标号主要是表明词语性质的符号,常用的有:引号(“”‘’)、括号(())、书名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间隔号(`)七种;点号主要是点断语句,表示结构关系和语气的符号,包括顿号(、)、逗号(,)、分号(;)、句号(。)、冒号(:)、问号(?)、叹号(!)七种。
这些标点符号的形状和用法有段顺口溜:
引文和说话,豆芽上下掀(“”)。如人们常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文中要注解,两头各半弦(())。如1853年5月,太平军进行北伐(曾打到天津,但由于孤军深入,遭到失败),同时又西征。
书报和篇名,像角镶边沿(《》)。如《儿童时代》是儿童们喜爱的杂志。
转折或解释,一横写后边(——)。如瞎子点灯——白费蜡。
意思没说完,六点紧相连(……)。如“哎,你这个人真是……”
特别着重处,字下加圆点(.)。如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强调一个严字。
书名和篇名,圆点插在中间(`)。如《呐喊`故乡》。
一句话说完,画个小圆圈(。)。如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疑问与发问,耳环耳下见(?)。如你叫什么名字?
命令与欢呼,滴水下屋檐(!)。如这本书写得太好了!
句中要停顿,豆芽后边添(,)。如今天,天气特别好。
并列词语间,点上瓜子点(、)。如公园里的花真多呀,红的、黄的、白的、紫的……
并列句子间,圆点豆芽垫(;)。如他们的手,握在了一起;他们的心,贴在一起。
说话提示时,两个黑圆点(:)。如他问道:“你今天怎么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