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旅鼠为什么要投海自尽_知识百科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09 属于: 知识百科
  • 北欧旅为什么要投海自尽

    旅鼠属于啮齿目仓鼠科动物,它的腿很短,耳朵较小,毛为浅灰色或者红褐色,十分柔软。旅鼠主要分布在挪威北部和欧亚大陆的高纬度地区,到了冬天,有的旅鼠会将毛色变为全白,从而躲避天敌,保护自己。

    可爱的旅鼠——真难想象它会自尽!

    北欧旅鼠有着超强的繁殖能力,一年可以产多胎,而每胎可产下8~9只鼠崽。所以,一般3~4年,旅鼠的族群数量就会达到顶峰。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如果一只雌性旅鼠每年只生10只小旅鼠,那么小旅鼠在两个月后便进入了繁殖期。这样一来,就这个旅鼠族群而言,一年内就增添了3000~4000只新成员。

    就这样,北欧旅鼠快速繁殖着,成千上万只旅鼠可以在短短的时间内将草地上的草啃净,森林里的树皮吃光,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鼠害。然而,每隔几年的4月份都会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大批旅鼠浩浩荡荡地结成队伍奔向挪威海和北海海岸,并且一群接着一群跳进大海中“自杀”。据说,早在1868年春,一艘客轮刚刚驶入挪威海岸,旅客们就看到密密麻麻的旅鼠在岸边投海,并且奋力泅水,直至体力用尽。之后,海面上漂浮着成片旅鼠尸体,场面甚为壮观。

    旅鼠自杀。

    从那时起,北欧旅鼠这一不寻常的举动便引起了很多学者的注意。有的科学家认为,旅鼠的投海自尽与它超强的繁殖能力密切相关。由于繁殖能力过剩,导致旅鼠数量猛增,食物和生存空间会变得极度匮乏。于是,成批的旅鼠只好另外选择生存地点,背井离乡。旅鼠想通过游泳的方式漂洋过海找寻新的栖息地,然而体力不支,最终导致死亡。

    不过,这个观点刚提出,就有不少人站出来反对:旅鼠明明知道这是一条不归路,为什么还要选择如此愚笨的方式企图游泳过海,它们就不会采取陆地迁徙吗?

    美国科学家用营养恢复学来对北欧旅鼠的自杀行为进行解释:旅鼠的数量高峰呈周期循环状态,每隔3~4年,北欧旅鼠数量就会达到极限。那时,植被被啃光,它们既没有食物来源,又失去掩护完全暴露在天敌面前。于是,它们就会选择投海“自尽”这种极端方式,只留下少量旅鼠繁衍后代,其他则有意识地跳进海里结束自己的生命。

    相关链接

    “自尽”这个词汇通常用在人身上,那么动物是不是也有同样的举动呢?科学家认为,动物和人一样,也具有主观情绪,所以完全可能存在自杀的行为。比如说,豌豆蚜虫受到天敌的威胁时,会炸开身体主动选择死亡;狼蛛则会让孩子吃掉自己,以此为孩子提供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