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象是怎么成为“万年冻肉”的_知识百科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09 属于: 知识百科
  • 猛犸象是怎么成为“万年冻肉”的

    猛犸象是一种古脊椎动物,它曾经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寒冷地带。这种动物体型较大,重约8吨,曾是石器时代的人类重要的狩猎对象。猛犸象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象,体型是现在大象的两倍以上,它们长有粗壮的四肢,黑黑的长毛,厚厚的脂肪层。根据科学家和古生物学家考证,大约20万年前,猛犸象随着历史上最后一次大冰期的到来而出现,然后于1万年前,随着冰川的消失而灭亡。

    1万年前威武无比的猛犸象——很像传说中的神兽,不是吗?

    如今,人们在西伯利亚地区发现了大约25000具猛犸象化石遗骸,奇怪的是,很多遗骸并未腐烂,有些还能清楚地看出猛犸象生前的形态面貌。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科学家和古动物学家提出了这样几种说法:

    第一,猛犸象生活在冰川边缘地带,当时正值夏季,一些猛犸象踏在表面被薄冰覆盖的冰川上,不小心落入冰裂缝中。从此,这些猛犸象被冰冻在“冷库”中,到冰川彻底融化时才被发现。

    现存最完整的猛犸象尸体——可惜,它还是个婴儿!

    然而,随着人们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倘若猛犸象是因为掉进冰裂隙而变成“万年冻肉”,那么,它肌肉内的细胞会因为冰冻而形成结晶体,从而逐渐腐败。另外,地质学家发现猛犸象生存的地点并非冰川,而是平原,根本不可能掉进冰裂隙之中完整地保存下来。

    第二,有些科学家曾认为,大陆漂移把猛犸象从原来的埋葬地漂移到极圈附近。然而,目前大陆漂移的速度每年只有5厘米左右,猛犸象的埋葬地怎么可能在几万年之间移动那么远呢?看来,这种推测也是错误的。

    第三,众所周知,急速冷冻可以令生物在死后多年仍然保持原状,也许猛犸象灭亡的时候,地壳的两大板块发生猛烈撞击,从而导致火山猛烈喷发。由于高温气体冲上大气层,最终激变形成极低的温度。当低温气流碰到温暖的空气,随即形成猛烈的狂风,导致猛犸象生存环境极为寒冷,最终被寒流冻死。地质学家在北极冻土1000米以下的地方,发现了深埋的冻土层融化速度十分缓慢,依旧有着冷藏的效力。这个发现,更好地揭示了猛犸象成为“万年冻肉”的原因。

    相关链接

    古生物学家从“万年冻肉”猛犸象的口腔、牙缝和胃里发现大量还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发现猛犸象主要以草本植物为食物,它们喜爱吃植物的叶子和茎秆。另外,赤杨、柳树和白桦的嫩叶也是猛犸象最喜爱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