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烧不坏的纸锅_化学知识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10 属于: 知识百科
  • 6 烧不坏的纸锅

    情景导入

    家里来客人了,中午爸爸妈妈和佳佳到了一家新开张的火锅店,为客人接风洗尘。服务员端上桌的火锅外形很漂亮。

    “咦?这火锅怎么好像是纸做的?”小佳好奇地用手轻轻摸了摸火锅。火锅精巧漂亮,白色的底衬着火锅食料,干净、醒目。服务员熟练地在锅里加入汤料、点火,不一会儿水就开了。接风宴在热情的欢迎词中开始了。

    纸火锅

    一顿饭下来,纸火锅安然无恙。这是怎么回事呢?小佳礼貌地和服务员商量了一下,将用过的纸火锅带回了家。

    求助同伴

    “悠悠,你猜我们今天吃的火锅是用什么做的?”一回家,佳佳就打电话炫耀开了。

    “火锅是用什么做的?还能用什么做,肉和菜呗。”

    “不对,我的意思是锅,火锅的锅是用什么做的?”

    “锅?铜的?铁的?不锈钢的?还能是什么的?”悠悠有点不耐烦,“一会儿再聊吧,我的作业还没写完呢!”

    “等等,先别挂。告诉你,我们今天吃的火锅是用纸做的!”

    “不可能!纸还不一烧就成灰了!”

    “我就怕你不信,还把锅带回来了。你要不要来看看?”

    “好,一会儿我写完作业就去找你。”

    看着还留有火锅底料痕迹的纸火锅,悠悠非常好奇。他们将纸锅中倒入水后在火上加热,水沸腾了纸锅安然无恙。怎么回事呢?他们决定请教老师。

    请教老师

    温老师给了他们两个纸杯,让他们做了一个类似的小实验。

    实验一

    材料及用具:两个大小一样的一次性纸杯(或用纸叠两个纸船)、细绳、筷子(或坩埚钳)、酒精灯、水、温度计。

    步骤:

    (1)如图,将两个纸杯分别拴上绳子。

    图6-1

    (2)向其中一个纸杯中倒入水,并悬挂在铁架台的铁夹上(或者直接用坩埚钳夹住)。将酒精灯点燃,调整纸杯高度,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至水沸腾,熄灭酒精灯,将水倒掉。观察纸杯是否烧毁。

    (3)将另一个空纸杯悬挂好。将酒精灯点燃,调整纸杯高度,用外焰加热。观察纸杯是否烧毁。

    讨论: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现象?

    实验二

    材料及用具:两块约10平方厘米的棉布,一元硬币一个、硬纸片、剪刀、香

    步骤:

    (1)用一块棉布将硬币包裹。用点燃的香去烧包裹住硬币的棉布部分,观察棉布是否烧损。

    (2)将硬币垫在硬纸片上,用剪刀沿着硬币边缘剪出一个与硬币大小一样的“纸币”。

    (3)用一块棉布将“纸币”包裹。用点燃的香去烧包裹住“纸币”的棉布部分,观察棉布是否烧损。

    讨论:为什么出现不同现象?

    总结:

    (1)物质燃烧需要一定温度。

    (2)加热物体时,它们会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加热盛水的纸杯,水和纸杯的温度都升高,但是水只能升温到100℃,导致纸杯温度在100℃左右。

    (3)金属与棉布局部温度都会升高,金属导热性强,局部热量会迅速导出,致使棉布局部热量不会太高。而纸导热性差,所以包裹“纸币”的棉布会烧损。

    听温老师讲解

    首先要先明白:不是一加热,物质就能燃烧的。通常情况下,不同的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温度是不同的,这个使物质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着火点,只有加热到这个温度了物质才有可能燃烧。

    不同的物质吸收热量的能力是不同的,水吸收热量的能力强,把火传递给纸杯的热量抢走了,使得纸杯的温度始终达不到它的着火点,所以纸杯安然无恙。

    金属比棉织物收热量的能力强,把火传递给棉布的热量抢走了,使得棉布的温度也未达到它的着火点,所以裹硬币的棉布安然无恙。但是纸同棉布吸收热量的能力相差不大,所以棉布和内部的“纸币”均会烧损。

    “没想到吃火锅还吃出这么多学问!”小佳感慨道,“我想把我们的实验和想法告诉同学们。”

    “好啊!”小悠说。

    汇报成果

    请同学们一起设计实验:用多少种方法可以使一张普通的作业纸不被点着?

    化学谜语

    6.孙悟空的眼睛。(打一化学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