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闻香识物_化学知识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10 属于: 知识百科
  • 1 闻香识物

    情境导入

    第一天来上课,大家都充满了期待,化学老师温老师带来了很多个棕色bō璃试剂瓶,让大家猜里面装的是什么。瓶子是棕色的,里面有的装的是固体,有的装的是液体,但是看不清楚,怎么猜呢?仔细观察,瓶塞上有一个小孔,是什么东西在里面,可以闻一闻?

    求助同伴

    小川、文文、佳佳和悠悠,分别闻了闻,原来分别是:奶、柠檬汁、酱油、醋、白酒、花露水、玫瑰花汁、大蒜、泡菜、姜、洋葱。

    为什么我们可以通过闻气味鉴别物质呢?

    四位同学决定请教老师。

    请教老师

    温老师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并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让他们做了一个小实验。

    实验一

    材料:两个烧杯,一瓶红墨水,一杯蒸馏水,两个胶头滴管

    步骤:

    (1)取一个烧杯,注入半杯自来水,向其中滴加3滴红墨水,观察红墨水滴加到蒸馏水中的变化。

    (2)另取一个烧杯,滴加10滴红墨水,再向其中逐滴滴加10滴蒸馏水,观察红墨水的颜色变化。

    佳佳说:“红墨水进入到蒸馏水里面去了,蒸馏水也能进入到红墨水里面去。”

    悠悠问:“这能说明气味的问题吗?”

    温老师笑了笑,又接着做了第二个实验。

    实验二

    材料: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烧杯、醋

    步骤:

    (1)将试剂瓶中盛放的醋倒出少许于烧杯中,闻一闻气味。

    (2)将酒精灯置于三脚架下方,将石棉网放在三脚架上,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并设计表格记录实验现象。

    讨论:

    (1)醋在加热前后味道是否一样?有什么不同?

    (2)分子受热时运动速度会加快,这有什么实际意义?

    听温老师讲解

    人的嗅觉的刺激物通常都是气态,而不是液态或固态;某种气态的微粒被呼吸带入鼻孔,从而刺激到带有黏膜上的细胞,这些刺激所引起的神经脉冲会被嗅觉神经传送到大脑,从而感知气味。组成物质的有一种微粒叫“分子”,分子总是在无规则地做运动,这种运动叫扩散,类似于我们看到的,红墨水溶于蒸馏水中,蒸馏水溶于红墨水中。试剂瓶是棕色的,透过试剂瓶,我们虽然无法用视觉辨认醋、白酒、酱油等这些物质,但由于其中有气味的分子变成气态扩散到空气中,使我们能通过闻气味来识别它们。在一些行业比如茶叶、咖啡、香水、葡萄酒、黄油、药剂等,从业者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可以培养出无与伦比的嗅觉,以辨认商品的优劣与等级,这就叫“闻香识物”。

    而升高温度,会使分子的运动加剧,加速了扩散,所以我们给醋加热,大家能闻到满屋子的醋味儿,熏醋可以杀菌,还可以预防感冒。

    “闻香识物,与分子的扩散有关!”小川说。

    “对!我国古人曾有赞美菊花的句‘冲天香阵透长安’就形象地说明了分子的运动。”温老师说。

    “闻香识物,还与那么多职业有关。”文文说。

    “通过闻香识物,有时候我们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异常’的味道,而‘异常’的味道往往预示着一些危险,因此,这会帮助他们发现生活中的一些隐患,以便防患于未然。”温老师补充道。

    “我们都知道,公共场合禁止吸烟,为什么呢?谁能从分子的角度来解释一下?”温老师提问道。

    悠悠说:“因为烟中含的有毒分子的运动,导致周围的人被动吸烟,被动吸烟对身体的害处比主动吸烟更大。”

    “战争中,有人使用生化武器,就是利用分子的运动让毒气向对方的阵地扩散,对敌人造成伤害。”小川补充。

    “这真是太糟糕了!我想把闻香识物的知识,还有分子运动的益处与害处告诉同学们。”佳佳说。

    “那我们开始行动吧!”悠悠说。

    “好啊!”大家齐声说。

    汇报成果

    我们计划出一期班级黑板报向大家展示与分子运动有关的知识。

    化学谜语

    1.五彩缤纷。(打五种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