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望3D与Pro/E可变截面扫描功能介绍
在Pro/E中,单击“插入”→“可变截面扫描”,系统将弹出可变截面扫描的设置对话框如图1所示。
图1 Pro/E可变截面扫描设置界面
如何选择扫描轨迹?
在可变截面扫描中有两类轨迹,有且只有一条称之为原始轨迹(Origin)也就是你第一条选择的轨迹6原始轨迹必须是一条相切的曲线链(对于轨迹则没有这个要求)。除了原始轨迹外,其它的都是辅助轨迹,可变截面扫描可以设置多条轨迹。截面的定向依赖于X方向和Z方向的确定,所以在选择轨迹的时候对实体的造型及变化趋势要做到心中有数。图2为选择原始轨迹和其他扫描轨迹线的示意。
图2 Pro/E可变截面扫描轨迹线设置
如何判定截面的趋势?
在3中每条轨迹后面都有三个可选项分别用X,N和T三个选项,它们分别代表的是X向量,Normal(垂直方向也就是Z方向)以及Tangency切向参考,在对应的方框内打勾就表明采用该选项;显然对于可变截面扫描只能有一个X向量和一个Z方向,设置不同的X向量和Z方向将会产生不同的扫描效果
图3 Pro/E可变截面扫描草绘截面
如何设置扫描截面?
当设置好扫描轨迹疽院蠼会进入草绘界面,这要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草绘原点必须和扫描起点位置一致,系统会默认一个草绘坐标系,不要擅自更改,而且扫描截面的大小需要和扫描起点处的轨迹边界吻合。
在pro/E中,可变截面扫描功能的运用还是比较复杂的过程,涉及的参数及概拘缘亩西比较多,也不是一时半会能理解的,需要大家在长期实践中去体会。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中望3D是如何进行变截面扫描的。
首先在中望3D中,此功能模块名为“变化扫掠”,单击工具栏“造型模块”中的“变化扫掠”命令,系统将弹出“变化扫掠径曰翱颍ㄍ4),中望3D的变化扫掠和之前向大家介绍的恒定界面的扫掠方法比较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变化扫掠的轮廓如果和外部几何图形有参照关系(多条扫掠路径),沿扫掠路径的轮廓会随着外部图形变化而变化,如果只是一条扫掠路径情况下,生成的实体和恒定截面扫掠是一样的。
变化扫掠的设置选项比扫掠要少一些,不能设置偏移、缩放、和扭曲等,设置时只要把握好轮廓和路径这两个参数
图4 中望3D变化扫掠设置界面
我们需要注意,在草绘扫掠路径的时候,路径的外形尺寸不能超过扫掠轮廓的最大外形,路径可以相切,路径尺寸不需要闭合但是连接处必须圆滑过渡。
关于扫掠路径,中望3D同样体现了智能化操作,设计者只要选择扫掠,就无需区分轨迹类型,笔者也提醒您,由于扫掠轨迹不止一条,所以建议进入到曲线列表的模式下进行选择。
下面再看一下中望3D另外一个特色功能“杆状扫掠”,单击工具栏“造型模块”中的“杆状扫掠”命令,系统将弹出“杆状扫掠”对话框,如图5所示,该功能可以根据扫掠曲线(如直线、圆弧、圆或者曲线)创建杆状体。
图5 中望3D杆状扫掠设置界面
当杆状扫掠的路径有多个路径时,勾选“杆状体连接”的复选框,扫掠出来的杆状体若连续则将会连接成实体,如果想在扫掠的锐角处以圆弧过渡的话,我们可以勾选“圆角角部”的复选框,实体效果如图6所示。
杆状扫掠的e线,可以不是一根连续的曲线,相交或者非连续的曲线也可以作为杆状扫掠的曲线路径。
图6 中望3D杆状扫掠效果图
相信大家已经看出中望3D扫掠功能设置的简便,为了方便大家更好地运用变截面扫描,下面有几个设置的关键点和大家分享一下,可能有些术语在不同的软件中叫法不一样,但设计原理是一样的,因为变化扫掠最关键是大家要对自己设计的扫掠模型有一个大致的趋势想法。这里补充两个参数说明:轨迹、截面和轨迹的关系。
【轨迹线的种类与作用】
原始轨迹线:在扫描的过程中,剖面的原点永远落在此轨迹线上,也就是扫描原点,此线可由多条线段构成,但各线段间需相切。X向量轨迹线:即水平向量轨迹线,用来定义剖面在扫描过程中,剖面X轴的走向。垂直轨迹线:用来指定在扫描过程中,剖面永远垂直此轨迹线 。【截面与轨迹线的关系】
垂直于原始轨迹:在扫描过程中,剖面垂直原始轨迹线,且剖面的绘图原点落在原旃旒O呱希如图7所示。用该方式创建特征,除了原点始轨迹线外,必须要有X向量轨迹线,才能决定X轴。图7 截面垂直于原始轨迹
垂直于轨迹:剖面的绘图原点落在原始轨迹线上,而剖面垂直另一条轨迹线,称为垂直轨迹线,如图8所示。图8 截面垂直于轨迹
经过了上述的学习,相信大家对可变截面扫描功能的运用操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了,希望大家能合理运用,特别是中望3D可变扫掠的功能,其智能0能帮助设计师解决不少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