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区五一反扫荡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19 属于: 中外战典
【战争时间】:1942.5—6

【介绍】:

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所属冀中军区对日伪军开展的反“扫荡”作战。1942年5月初至6月底,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率领日伪军5万多人,在深泽至献县、经衡水至晋县一带形成环形包围圈,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实施极其残酷的大“扫荡”,妄图消灭晋察冀边区冀中区党政军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八路军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政委程子华率领主力部队15个团、地方部队15个支队,约3万余人,在根据地人民的支援和友邻部队的配合下,采取主力部队与地方部队相结合,内线斗争与外线作战相结合的方针,对日伪军展开了反“扫荡”作战。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冀中地区军民灵活地运用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袭扰战,袭击、伏击、阻击日伪军。在冀中军民的打击下,日伪军于6月底收缩到主要县城,反“扫荡”作战结束。日军的残酷“扫荡”,使冀中军区部队遭受较大损失,根据地群众5万多人惨遭杀害或被捕。冀中区军民在反“扫荡”中共歼灭日伪军1.1万余人。因日军从5月1日开始对冀中区实行“扫荡”,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