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帝位争夺战
【介绍】:
中国南北朝时期刘宋政权内部发生的三次争夺帝位的战争。公元453年(宋元嘉三十年)2月,因宋文帝欲废太子刘劭,刘劭率数十人入宫杀文帝及大臣江湛、徐湛之,改元自立。3月,沈庆之拥武陵王刘骏起兵讨刘劭,南谯王刘义宣举兵响应。4月,刘骏由西阳(今湖北黄冈东)至寻阳(今江西九江),柳元景潜至新亭(今江苏江宁县南),依山为垒。刘劭、肖斌等率步、水军万人合攻新亭垒、将胜,忽闻退鼓而止,柳元景军乘机进攻,刘劭军大溃,再战再败,刘劭只身还宫。刘骏至新亭即帝位,是为孝武帝。5月,诸军克台城(今南京鸡鸣山南乾河沿北),杀刘劭。公元454年(宋孝建元年)正月,宋南郡王刘义宣因不为新帝刘骏信任而不满,遂与臧质、鲁爽、徐遣宝等密谋举兵反刘骏。2月,刘骏命柳元景、王玄漠等讨刘义宣,自率兵10万随流而下,并命鲁秀率万人击朱脩之。徐遗宝攻彭城不克,并于湖陆(今山东鱼台东南)战败,遂奔鲁爽。4月,宋帝遣薛安都、宗越等攻历阳,在大小砚(今安徽含山附近)斩鲁爽,继而克寿阳、杀徐遣宝。5月,臧质兵败逃至南湖被杀,刘义宣亦溃返江陵。不久,朱脩之入江陵杀刘义宣及其诸子。宋孝武帝于公元464年死后,太子刘子业即帝位,后因残暴被杀,湘东王刘彧即帝位。公元466年(宋泰始二年)晋安王刘子勋在寻阳(今江西九江)称帝,郢、荆、豫、徐诸州纷起响应,天下贡赋多输寻阳,朝廷仅有丹杨(今江苏丹阳)、淮南等数郡。3月,刘彧以吴喜平定三吴,命刘怀珍等助刘缅攻寻阳,朝廷军屡屡战胜。8月,沈攸之诸军入寻阳,斩刘子勋,寻阳之乱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