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尼之战
【介绍】:
第二次布匿战争(Second Punic War)期间迦太基军队统帅汉尼拔(Hanibal)在意大利南征北战15年中取得最辉煌胜利的一次著名战役。公元前216年4月,善用迁延战术与汉尼拔周旋的罗马名将、独裁官费边(Quintus Fabius)去职,罗马执政官鲍路斯(Aemilius Paulus)和瓦罗(Terentius Varro)取而代之。同年8月,罗马两执政官率步兵约8万人和骑兵6000人在阿普利亚(Apulia)境内奥菲托斯河(Aufidus R.)下游与汉尼拔率领的迦太基步兵4万人和骑兵1万人对阵。当时,双方均将步兵部署在中央,而把骑兵配置在两翼。双方几乎同时发起进攻。汉尼拔命令位于半月形阵中间突出部的步兵示弱,诱使罗马步兵主力实施中间突破。约500名身藏匕首的迦太基士兵在罗马步兵猛攻时“投降”。汉尼拔随即命令处于中央突出部的步兵后撤,同时下令两翼的骑兵发起冲锋。任当日指挥官的罗马执政官鲍路斯集中优势兵力突破迦太基第一线步兵后,为第二线步兵所阻。与此同时,汉尼拔以优势的骑兵突破罗马军队的两翼,并派部分兵力迂回鲍路斯的后方,迦太基军队的半月形阵随之变为园形阵,将罗马军队包围在中间,接着,汉尼拔下令发起总攻。在双方步兵拚命厮杀时,原来假投降的迦太基士兵拔出匕首左砍右杀,使罗马步兵战斗队形处于一片混乱。结果,罗马军队约7万人被歼,而迦太基军队伤亡不足6000人。据说,迦太基人在清理战场时,从罗马阵亡官兵手上脱下的金戒指就有一斗之多。因而坎尼大战之日被称作罗马“黑暗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