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保卫战
【介绍】:
解放战争初期,东北民主联军在吉林省四平街地区抗击国民党军进攻的防御战役。1946年3月下旬,东北国民党军(行辕主任熊式辉,保安司令杜聿明)乘苏军撤退之机,集中5个军11个师的兵力,从沈阳地区向南北两个方向发动进攻,企图抢占本溪、鞍山、四平等地,尔后向四平以北发展进攻。四平街位于东北平原中部,是东北重要的交通枢纽,战略地位重要。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林彪、政委彭真)遵照中共中央关于集中兵力于四平地区进行防御的指示,决定调集主力于四平地区阻止国民党军向北满进攻。4月上旬,国民党军新编第1军和第71军(欠第88师)由开原、法库向四平方向进攻,民主联军实施运动防御,节节阻击。8日,在昌图以北歼灭新1军2000余人;16日,集中山东第1、2师及第7纵队,新四军第3师第8、第10旅等部,于大洼、金山堡地区歼灭第71军第78师4000余人。18日,新1军向四平发起猛攻。民主联军保安第1旅、山东第7纵队,以及新四军第3师第7旅顽强抗击,因大部主力部署在四平东西两则(6个师、旅),虽防止了敌迂回四平,但也因此无机动兵力实施有力的反击。27日以后,战局成对峙状态。4月底至5月上旬,国民党军新编第6军、第52军第195师、第71军第88师先后北调增援四平,使进攻兵力增加到10个师。民主联军也于5月上旬从南满调山东第3纵队第7、8旅和保安第3旅北上,第359旅由哈尔滨南下,参加四平作战。5月15日,国民党军重新发起进攻,激战至18日,中央兵团新1军和左翼兵团第71军(欠第88师)的攻击进展不大,但右翼兵团新6军等4个师先后占领了叶赫站、火石岭子、塔子山,并向四平东北迂回,企图切断守军退路。民主联军在1个月的防御作战中,已伤亡8000余人,战场形势又非常不利,遂于18日晚被迫撤出战斗。19日,国民党军占领四平。此战民主联军歼敌1万余人,迟滞了国民党军向北满的进攻,对巩固北满根据地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