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0—1584年日本内战
从镰仓幕府灭亡到战国大名割据,日本经历了长达2个世纪的不断战乱。19岁的织田信长于1551年继其父织田信秀之后成为日本东部尾张的大名。他采取种种手段积蓄力量,并开辟统一全国的道路。1560年,织田信长击败了入侵尾张的今川家族的军队,并在桶狭间奇袭中杀死东海首屈一指的大名今川义元。得胜后,织田信长便与三川的大名德川家康(1542-1616)以及卡里的大名结盟。1562年,织田信长在东部的地位得到巩固后便把注意力转向西部,用了两年时间征服米诺府。然后,南下入侵伊势。虽然未能征服整个伊势府,但他的得力干将羽柴秀吉(即丰臣秀吉,1536-1598)却说服该府的绝大多数大名投到织田信长的麾下。1567年,织田信长在陆续降服邻近的大名后,应邀率军前往京都,恢复都城的秩序。1568年,他拥立前将军之弟足利义昭为将军,废除将军足利义荣,自己出任次幕僚,使原来这一虚位变成具有实权的职位。摄于织田信长的得势和中央集权势力的增强,一些过去的盟友现在转而反对他,只有德川家康及伊势的一些无足轻重的大名仍然效忠于他。1570-1573年,这些敌对派系之间爆发内战。织田信长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打败了对手,并于1573年彻底打败了足利义昭,废除了他的将军职位。足利氏的幕府至此灭亡,织田信长的地位则进一步加强。随后,他又征服了夺北部的关东地区及其与京都周围5个府之间的地区。他又率军攻打南都北岭的大寺社,杀死僧兵,继而,又捣毁了在他辖下的一些府的寺院。为支援在四国作战的秀吉以实现其统一大业,织田信长于1582年6月2日离开安士城住进京都的本能寺,深夜突遭家臣明智光秀(1528-1582)的袭击而被迫自杀身死。明智光秀立即自称幕府首领。羽柴秀吉得知本能寺之变后,即同四国的敌手达成停战和约,很快率领了万人的军队返回京城,并于6月13日在山城的山崎附近打败明智光秀。明智光秀败逃途中受伤,遂自杀身亡。1583年,羽柴秀吉出任帝国摄政,继续推进统一大业。然而,织田信长的后嗣和家臣对秀吉的权力上升感到不满,转而反对他。于是又爆发内战。秀吉凭借外交手腕和优良的武器装备击败对手。1584年,秀吉在日本的中央权力得到承认,同德川家康签订的和约使其地位进一步得到加强。从此,他己无后顾之忧,便集中精力扫除尚在抵抗的寺院和各大名的势力。本能寺之变以后,仅过8年,羽柴秀吉就于1590年完成平定全国的大业,把整个日本东西南北各方统一成一个国家。在统一全国过程中,秀吉根据各领主对他的抵抗、归顺或合作态度,分别进行消灭、剥夺一部分领地或让其仍然占有归领地的不同办法处理,从而赢得了多数领主们的支持和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