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袍佛国(泰国)
泰国是一个享有盛名的佛教之邦,在泰国旅游。到处可见富丽堂皇的寺庙和身着黄色袈裟的僧侣,所以人们又把泰国称为“黄袍佛国”、“黄衣国”。
佛教是泰国的国教。佛教在泰国几乎成了全民性的信仰。泰国宪法曾有这样的规定:国王必须是佛教徒,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佛教的保护者。国王在登王位之前,必须先入寺过一段僧侣生活。现在的国王普密蓬。阿杜德就曾于1956年10月20日至11月5日,出家当了两个星期的和尚。在那期间,他也身披黄袍,赤脚走路,照例前往佛统跪拜。每天早晨,也托钵到太后、皇后、贵族、大臣那里去化缘。在泰国男子中,通常从学童开始,就要学习浅显的佛教经文,歌诵佛祖的尊严和神灵。待成年后,通常都要出家当一段时间的和尚,多则几年,少则几个月、几个星期。如若男儿不能出家为僧,他将很难获得社会的尊敬,将会使亲友感到莫大的耻辱,甚至连结婚成家也成问题。因为少女们都认为只有当过和尚的男子才有善良的德行,才是理想的配偶。因此,泰国有句俗话叫“养儿不出家,不如不养”。泰国每一个家庭,不论贫富,都以孩子能够当和尚为无上光荣,都把新僧入寺当作盛大的节日。入寺那天,由家人先将他头发剃光,然后出门遍辞亲友,并请他们宽释从前的一切过失。亲友们则沐浴更衣,携带礼品,登门相送。入寺仪式相当隆重。按照惯例,家人要为入僧子弟举办戏、乐;富贵人家更要加聘西乐、电影,花费千元以上。有些地方,还要由一个当过和尚的老人给入僧者的双手拴线。新僧入寺时,或骑马或乘专车,亲友乡邻列队相送。盛装的少女手捧礼佛斋僧的物品,父母手中托钵,队前有鼓乐仪仗。更有一班男子,彩而化装成各种鬼怪,在僧前歌舞,或做出种种诱惑状。送行队伍到达佛寺后,要绕寺三周,新僧才能下乘,同时撒财于地济众人,然后入寺参谒高僧。主僧为他说戒,并把他的名字列入僧籍。参见完毕,众人“合掌”告退。新僧入寺后,家里一般还要延僧祝福。房屋四周用白纱线缠绕。第二天,新僧与师一同回家,父母相见时不得以子相礼,新僧在父母而前必须与众僧一样施礼。
佛教在泰国是驾凌于一切之上的,无论国家大典、军事出征、新法令的颁布、国王的加冕和官员的晋升,都需要僧侣光临。泰国的僧迦组织类似国家的国务院,素有“国内之国”之称。在社会生活中,僧侣的活动非常普遍。泰国人的一生几乎都是以寺院为中心而度过的。从出生的剃发仪式、受初等教育、出家为僧、结婚仪式、生病服药,一直到老死,以及新建房舍、新开店铺等,都要举行一定的佛教仪式,并延请高僧诵经念咒,滴水点粉。至于宗教思想的影响,那就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根深蒂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