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棺葬(东南亚)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20 属于: 世界民俗大观

瓮棺葬是东南亚地区流行的一种采取许多质地不同的瓮形器具作葬具的一种丧葬法。如石瓮、陶瓮、陶罐、瓷瓮、铜瓮、金瓮等等。瓮棺葬分土葬和水葬两种。土葬就是把装有骨灰的瓮棺埋入地下,水葬则是将其投入海中或沉于江河。水葬今天已不多见,目前较常见的是土葬。这种瓮棺葬大约在公元前后就已被东南亚古代居民所采用。越南南部广义、青禄地区,老挝查尔平原都曾发现多处瓮棺葬群。最引人注目的老挝拉黄和芝绥用巨大的石块凿制成的石瓮群,这些石瓮有的半埋在地下,有的耸立在地面。石瓮内径大小不等,最大的一米左右,能容纳几个人,重六、七吨。瓮棺上常附一个盘状假盖。石瓮内的随葬品有陶器、铁制工具、青铜器、玻璃珠和玛瑙珠等。

这种瓮棺葬的习俗可能与东南亚地区的气候以及人们的宗教信仰有关。东南亚气候潮湿,棺材容易腐烂,坚硬的瓮棺易于保存。另外佛教盛行的火葬对这习俗也有一定影响。

现在盛行这些葬法的只是一些东南亚的少数民族。例如印尼的加里曼丹岛的拍人、杜生人、普得丹人、克里曼丹人等,他们大多用陶罐、陶瓮作葬具,而且喜欢用中国出产的瓷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