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郎出嫁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20 属于: 世界民俗大观

肯尼亚东部沿海的蒙巴萨一带流行着男子到女家落户的上门婚俗。“出嫁”时,人们要举行隆重别致的“送新郎”仪式。

“送新郎”仪式一般都在夜里进行。仪式开始,鼓乐手挥臂击乐,一时歌声四起、热闹非凡。欢乐的人群踏着月光,簇拥着有点腼腆的新郎在椰林的沙道上向新娘家走去。送亲队伍前面有两个身穿浓艳长裙、似彩蝶飘飘的小姑娘引路。她们手捧着铺有棕榈绿叶的铜盘,上面放着象征吉祥的槟榔。当地风俗认为:槟榔可以祛邪避祸,可使婚后生活平安美满。新郎的父母紧跟其后。此地有首民谣说:“离不开老鹰的小鹰不会自由飞翔”。现在,“小鹰”展翅高飞了,父母亲高高兴兴送儿子“出嫁”。

一路上,脚系铃铛的小男孩们,调皮得象小羚,在新郎周围又蹦又跳,铃声叮噹。女人们各施绝技,口中不时发出“喔罗罗”的欢声。男女老少舞兴大发,伸臂扭腰、大跳特跳。只有新郎咧嘴憨笑,踉跄而行。

当队伍到达新娘家门时,鼓乐大作,欢声喧天。早已等候在门口的新娘二老迎上前去,新郎父母则躬身递上盛放槟榔的铜盘,对方致谢礼后,便请新郎登堂入室。此时,新房内却不见新娘,但见床前挂一幔帘,原来新娘由女伴们陪同坐在幔帘后面。要见新娘还需通过“握手关”。新郎要端坐幔帘之前,把手从帘下伸到帘后,去寻找新娘的纤手。由于新娘与女伴们同时伸手,新郎往往一连几次握错,引起宾客们开怀大笑。正当新郎着急的时候,女伴中自会有人牵线搭桥,成人之美。当两位新人的手,终于握在一起的时候,幔帘拉开,人们一阵欢呼。至此,“新郎”才算是送到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