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妇不如牛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20 属于: 世界民俗大观

印度教视寡妇为不祥之物。认为其丈夫死亡,不论是战死还是寿终正寝,都是由于妻子前世犯下罪孽所致,简而言之就是把寡妇作为害死其夫的不自觉的凶手。女人死了丈夫,不能穿花衣,不能戴首饰,不能继承丈夫的遗产,终日从事繁重的劳动。她必须忍辱负重,过着非人的生活。即如此还往往要被婆家赶出家门,被迫乞讨为生。因此,自杀和沦为妓女的寡妇数量有增无减。如果寡妇的娘家同意她回家,那么,她必须削去头发,每周禁食二天,睡地板,吃剩饭,借以度过余生。但不能参加任何庆典,更不许改嫁。有些则住在国办的寡妇院里,靠政府发的一点抚恤金度日,也有六、七十岁的老妇人在恒河边干卸沙的沉重的体力活谋生。每天早晨都要去恒河沐浴,用圣水洗刷作为寡妇的罪孽。

过去在印度还流行丈夫死后妻子殉葬,即被称为“萨蒂”的陋习。这种残害妇女的习俗至今仍在有些地方残存。寡妇准备殉葬之前,先沐浴。当环绕着丈夫棺木的柴薪都燃着的时候,她便念念有词,沿着火圈四周散步。走了几圈之后,便停步不前。接着一个呻吟祈祷的送葬者,向火中投掷过鲜花之后,她便绝望而无言地、坚定地一步一步走向火场中心坐下,直至烧死为止。据说她们从不呻吟叫喊,从她们的面部还找不出悲哀的表情。这种残忍的习俗早已受到官方和群众的抵制,但屡禁不止,仍时有发生。

这种自我毁灭的寡妇殉节行为,是印度土教势力几千年来传下的宗教仪节。印度土教的教律观念认为,妇人不应离开丈夫独自生存,在身经大故之后,必定追随丈夫于地下。此乃构成寡妇殉葬的最大理由。

在德里、孟买等大城市,人们对寡妇的态度已大有转变,一些上层种姓中的年轻寡妇,常常能找到好工作,还可以改嫁。但在广大农村,宗教传统还深深地束缚着她们。一位政府官员慨叹地说:“寡妇地位不如一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