妆奁之苦
按照印度的传统习俗,女子出嫁均需一份象样的妆奁,当地人称之为“德赫吉”,其丰厚与否,决定着女子在丈夫家的地位和待遇。倘若妆奁不能满足夫家的要求,新娘过门后将备受虐待,甚至活活烧死。
妆奁习俗在印度由来已久,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的吠陀时代就有了女方家里为新娘陪送妆奁之风了。在古代印度著名史诗《罗摩衍那》中,也有关于妆奁的描绘。最初妆奁习俗只在信奉印度教的高级种姓中流行,后来在低等种姓中逐渐盛行起来。并超出了印度教的范围。
从十九世纪下半叶起,开始出现反对妆奁习俗的社会舆论。1947年印度独立后,政府也多次下令禁止妆奁。但是屡禁不止,不但没有消除这种陋习,反而对妆奁的要求越来越高,由此而产生的恶果也越来越严重。
现在,妆奁实际上就是现金,也有用摩托车、电视机、收录机、高级手表、甚至用小汽车做陪嫁的。一般中等家庭如果没有三万至五万卢比,就无法把姑娘嫁出去。不少人为嫁女置“妆”弄得债台高筑,甚至倾家荡产。有些虽然勉强把女儿嫁出去了,但由于未能满足夫家索取的妆奁要求而横遭迫害。有些在婚前已经给了,但在婚后仍无止境地向女方索取。目前,印度每年都有上千妇女因妆奁不足而被烧死、谋杀,或自杀。可谓“嫁女难”,“妆奁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