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升”,舞四天(印度)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20 属于: 世界民俗大观

在印度的阿帕切雪山地区,女子到了十四岁,她们的父母要为她举行成年礼仪——“太阳升”舞会。这种舞会并不是在太阳升起时举行,而是象征一个少女象初升的太阳一样,进入了生活的一个新时期。

父母为女儿举行这一舞会,往往要筹备一年多的时间。为使女儿能在舞会上以优美的舞姿博得客人的喝彩,他们要为女儿请有名望的教师教授,并让孩子认她作教母。

在太阳升舞会的整个仪式中,教母最重要的任务是替自己的学生按摩全身,这意味着她把她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了即将成年的姑娘。在举行舞会前夕,姑娘要随一位“舞王”围着篝火连续跳数小时的舞,这位舞王被视为姑娘“保护神”的化身。当篝火快熄灭时,迎着东方的晨曦,人们开始祈祷、唱圣歌,连续四天的太阳升舞会就这样拉开了序幕。“四”是极重要的数字,所以要举行四天仪式。

这是一场对姑娘忍耐力的考验。

第一天,教母手持羽毛指导她跳舞,姑娘家的亲戚朋友以及前来祝福的人们站在四周,他们从篮子里抓起香薄花粉撒在姑娘的头上,默默地为姑娘祈祷。姑娘的父亲也把糖果和谷子撒在女儿的身上,据说这能使她将来免受饥饿。同时,她的父母把全家所有的香槟酒和糖果分给众人,祝愿丰衣足食。

舞会的第二、三天,教母要用染料给姑娘施礼。这种染料是用花粉、玉米面及磨碎的四种彩石粉调合而成。姑娘从头到脚都染成金黄色,最后连衣服也全染成这种颜色。这种衣服经过很多关心姑娘的人的手裁制而成。母亲做了二百多个锡片垂挂在衣服的下摆四周,使姑娘走路时发出悦耳的叮噹声。姑娘们都以穿上这种彩色漂亮的服饰而自豪,因为这是她们进入成年的标志。

第四天清晨,人们架起锥形木架,姑娘反复不停地绕着木架跳舞,这意味着从此以后,姑娘永远有家可归。

舞会结束后,姑娘的父母要为教母举行盛大的宴会,并送给她许多礼物,以示感谢。教母则邀请近邻亲友来分享这些赠品,并且还要回赠礼物,回赠的礼物往往要比她得到的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