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七·五·三”(日本)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20 属于: 世界民俗大观

“祝七五三岁/特制之糖长又长/无人能撕断。”日本俳人的这首俳句,生动地描绘了日本祝七五三岁这个节目的情形和特点。每年十一月十五日,或其前后的星期日,日本有为七岁、五岁女孩和三岁、五岁男孩祝岁的风俗。这一天,女孩子们身穿着五颜六色的和服,男孩子们则穿着特别神气的和服裤裙,由父母带领着去神社参拜,祝愿子女无灾无难、茁壮成长。神社把孩子们的姓名登入氏子,发给氏子牌,以后这些孩子便有资格参加宗教等社会活动。这时候,孩子们手中大多拿着千岁糖和其他纪念品。

为孩子祝岁始于平安朝时代。当时是在贵族之家为五岁男孩庆祝。到镰仓、室町时代,在朝臣之中为二、三岁男孩子举行穿和服裤裙,在武士家族为三岁男孩“留发”,为五岁男孩解去绳带系上男子穿的和服带子,以示庆祝。后来在上层之家和大城市里于十一月十五日或正月的吉日为孩子们祝岁,开始普及到民间。江户中期以后,形成了现今风俗。他们所以选择七、五、三岁为孩子庆祝,主要是因为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认为单数为阳数,系吉祥数字,而七、五、三岁又是儿童发育的关键年龄。在医疗支术不发达,营养条件不佳的往昔,三岁前死亡率较高,能否成人,三岁始见眉目,所以日本过去登记户口不是降生后,而是三岁时。同时,三岁从乳童转变为幼儿,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故而值得纪念。七岁则是从幼儿向少年前进的一个关键年龄。古代日本人认为人到七岁才有资格成为神的孩子,而对笃信神道的大人来说,孩子可能成为神,乃是一大喜事,故当予以祝岁。

现今为孩子祝岁,目的多是让孩子知道自己正在一步步长大成人,同时告诉周围的人们希望他们为孩子祝福,给孩子以热情关照。孩子接受他人祝贺,也是一种情操的教育,是促进人与人接触的一个良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