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海居民口味佳(毛里塔尼亚)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20 属于: 世界民俗大观

在风沙弥漫、酷热难熬的撒哈拉大沙漠里,居住着一百多万毛里塔尼亚人。这个以游牧为主的国家有着独特的饮食习惯。

由于干旱缺水,毛里塔尼亚人把奶、骆驼奶当水喝,他们最爱喝刚刚挤出,还带着余热的骆驼奶,认为这样最有滋味。人们日常的主食是面包或“古斯密”。“古斯密”是把大麦、小麦或高粱磨成面粉,然后调成面糊,放入肉类或奶类制品中。吃时,把“古斯密”放在瓢内,用手抓着吃,有些象中国西藏人吃糌粑那样。牧民的主食是肉类。牛、宰杀后,牧民把肉切成小块,放在锅里煮或用火烤,煮或烤到外层变色,里面仍带血水时,不加任何调料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在宴会上最有特色的是烤全羊,这是对宾朋的最高礼遇。烤全羊是将整只羊扒皮,去掉头、蹄和内脏,在羊腹内装满大米饭,羊全身涂满调料,放在火上烘烤。待羊肉烤得焦黄时,将整只羊从架子上拿下,放入一只大盘子之中,那香喷喷的味道,使宾朋食欲大增,吃了一回会还想第二回。

毛里塔尼亚人喜欢喝茶,每天要喝几次。他们酷爱绿茶,对于红茶则有些不习惯。这个国家每年要消费茶叶两千多吨。他们沏茶很特别,不是用开水沏茶,而是用绿茶、白糖和薄荷叶,加上水放在铜壶中烧煮,煮出的茶味道很有特色。煮茶时颇有讲究。煮茶的人必须是男性长者。茶是毛里塔尼亚人招待客人的必需品。客人来到,主人会煮上三杯茶,放入小玻璃杯请客人一品尝,故称为“见面三杯茶”。最有趣的是主客还要边饮茶,边吟。人们手捧茶杯即兴赋诗,一人吟,众人合或一人吟上句,另一人接下句。气氛和谐而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