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隐·草屐·木屐(日本)
角隐是婚礼和服的一种附属品,它是一种“蒙头帽”。一般情况下,穿和服是不戴帽子的,但结婚时穿和服就必须戴角隐。日文之所以称其为角隐,意思是少女在家时养成了任性、娇骄二气、争强好胜、嫉妒而无忍让等习惯,结婚时就要将这些毛病克服掉,开始一个新的生活里程。要在结婚后上敬公婆,下睦姑嫂,夫妻恩爱,做一个贤妻良母,就要在结婚时把原来的棱角隐起来,所以“蒙头帽”就被称为角隐。
角隐一般是用生丝做成,共分内外两层,白表红里。白色代表纯洁,红色表示吉庆。角隐的长度一般为七厘米宽,十二至十五厘米长,戴在高高的岛田式发髻上面,从前额顶分两边向脑后缠绕,在头顶上扣结。
角隐最早并不是结婚礼服的配饰。在江户时代是武士家和上等人物游山玩水时所戴的防尘帽。到明治时代,才用于婚丧嫁娶。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应用于婚礼和服时,人们才又赋与了它一些新的意义。
草屐是与和服配套的一种鞋子。呈椭圆形,是用草、皮革和布制作的。草屐发明于古代中国,在《后汉书》中已有记载。后传入日本,并被广泛使用。日文中的“草屐”与中文发音极为相似。日本平安时代出版的《西宫记》中也出现过“草屐”这两个汉字。到镰仓时代,穿草屐者增多。到了近代,始与和服配套。只有身穿和服,足踏草屐,按着穿和服行走的规范要求,迈着急速的内八字步,这才能真正体现日本民族女性的翩翩风度。
木屐也是日本的一种鞋子,穿夏季和式单衣时,脚下必蹬木屐。尤其是日本男子,更喜欢穿木屐。木屐不仅作鞋子用于日本人生活之中,而且也是很好的馈赠品,特别是正月和夏季的盂兰盆节时,更喜欢互相赠送木屐。比较讲究的日本餐馆,常常把寿司放在似木屐底样的木板上,据说是祝旅行者一路平安,祈愿店铺顾客盈门之意。木屐底下前后各有两块木齿,用来支撑脚底并保持脚的清洁。其形状多为方形,也有圆形的。男屐一般是黄色,女屐则有各种颜色,而且雕有各种花纹。尽管木屐是与和服配套的鞋,但今天在日本,也有一些青年用它与西装结合。他们虽身着西装或牛仔裤,脚下却踩着木屐,并以此来标新立异赶时髦。
据有人考证,木屐乃是东南亚稻种文化的产物,约诞生在弥生时代。最初是为了水田作业方便,用木板或竹板为底,捆在脚下,以避免脚陷于泥水之中,后来才在旱地上穿用。因为日本气候潮湿,脚湿病多,所以木屐传入日本后,受到日本人的欢迎,并得到改良和发展,成为日本民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