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基督教和世界许多国家)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20 属于: 世界民俗大观

在欧美各国,大概没有一个节日象圣诞节那样重大神圣,那样包含着深刻久远的宗教因素。

圣诞节在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五日,是耶稣基督诞生的纪念日。关于耶稣的确切生年,以至是否曾有耶稣其人,史无记载。这个日子,是罗天主教会在公元354年规定的。所以选择在这一天,据说是为了同世俗的农神节相一致。因为公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冬至”日,是日照最短的一天,而从十二月二十五日开始便昼长夜短。人们为了感谢太阳赐给人间的温暖和光明,常常举行各种活动向太阳膜拜。把耶稣诞辰与传统的农神节相吻合,其意大概是为了表示耶稣的降生就是太阳的再生。

现在圣诞节已不仅是宗教节日,而且是普天同庆的世俗节日。世界上有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庆祝圣诞节,节期从十二月二十四日到来年一月六日,是全世界持续时间最长、流传最为广泛、庆祝最为隆重的节日。

十二月二十四日是节日的开始。这些国家的城市、街道、商店等公共场所都布置得五光十色。各家各户也都准备了丰富的节日礼物。圣诞夜庄严神圣而又热烈欢腾。无论是灯火辉煌的大厅或是乡村安宁的农舍,都摆满了特制的圣诞蜡烛、蛋糕、糖果、饼干、金色胡桃、苹果、小玩偶、金铃,以及象征吉祥如意、生命永恒的圣诞树等。圣诞夜是传统的家庭团聚之夜。全家围坐在树旁共进圣诞晚餐,互赠礼品。餐桌上往往多设一个座位,据说是为“主的使者”或是为一个需要帮助的过路人而准备的。餐后,全家在圣诞树前唱歌跳舞,娱乐场所也有各种艺术表演。

圣诞树是圣诞夜的必需之物。圣诞树一般用小枞树或松树,树枝上挂着各种玩具、礼品、五光十色的圆球、绚丽多采的灯泡。树顶往往要装饰一颗明亮的星,以指示“东方三王”赴伯利恒朝拜圣婴的道路。关于它的来历,有种种传说。有说它首先出现于德国,是天使发送礼品的。有说它源于中古的德国圣经古迹剧。剧中有一棵挂满苹果的棕树象征伊甸园,表示“生命之树”。也有说,日耳曼人当年奉橡树为圣树,他们盛行以儿子献神的风俗。每年冬天,一名志愿献祭的小英雄蒙头跪在橡树前,有人用棒子猛击他的头,直至头破血流。他们认为此时灵魂已走向神的面前。一位叫温弗烈的英国传教士在德国见到这种情形后,立志要帮助人们铲除这种恶俗。圣诞节前夕,他用斧子将橡树砍倒,并指着一棵松树说:“让我们以这棵松树为快乐树吧!”从此以后,每年到了那一夜,人们便把小松树打扮得五光十色。还有说,过圣诞节摆设圣诞树,早在三四世纪之前便在德国人的家庭中流行。那是因为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有一次圣诞节夜从一个小城回家,为了让人们了解山林夜景的美丽,将一棵小松树上点缀了一些烛光代表星星。以后,每到圣诞节,信徒们便学他的样子,在屋里布置一株圣诞树。后来,这种风俗传遍了世界。

圣诞节的另一重要角色是圣诞老人。关于他的来历,我们在降临节和圣尼古拉节中已提及。千百年来人们都相信,圣诞夜会有一位白须红袍的老人穿着大皮靴、背着大红包袱,乘坐由两只鹿驾驶的雪橇自北方来,从烟囱进入每个有孩子的家庭,把玩具、礼品装进孩子们的袜子。因此,孩子们入睡前都要把袜子放在壁炉旁并给圣诞老人留些好吃的食物,作为他的夜餐。在盛大隆重的圣诞节活动中,圣诞老人是最受欢迎的人物。

除此以外,各地也都还有一些其他有特色的活动。如“平原寂寂,雪花纷纷”这首流传全世界的圣歌的发源地奥地利,有圣歌队夜报捷音活动。圣诞节午夜,盛行由儿童装扮成的“三王”,唱着圣歌到每家门前通报基督降生的喜讯。每到一家,人们就把糕饼、胡桃、甜食、糖果等分赠给他们。“三王”也即在门额上用粉笔书写19+K+M+B+87字样,三个字母即“三王”卡斯帕、梅尔修和巴达萨名字的缩写。四个阿拉伯数字则是随年变化,1987年即写1987。这种带有符咒性质的门额题字,据说可保护各家免遭灾祸。

子夜时分,教堂举行隆重的“子夜弥撒”,庆祝耶稣降生,圣诞节到来。在圣诞节的黎明和上午还要隆重举行两次弥撒,并演出耶稣诞生的戏剧,演唱圣

在节日期间,各国各民族都以富有特色的活动,予以庆祝,其热烈程度不亚于我国的春节